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1900年,英德两国签订的《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各种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反映出(     
A.英德首先提出“门户开放”B.列强扩大在华资本输出
C.列强在华利益争夺加剧D.中国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业由1894年的10%(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下同)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据此可知(     
A.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运输业能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D.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已完全让位于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局面岌岌可危,此时远道而来的洪仁玕受命于危难之际,着手进行近代化制度改革。1860年颁布的改革纲领是根据其在香港期间积累的与欧洲各国相关的知识而写成,但最终成为一纸空谈。这一“改革纲领”(     
A.反映农民追求财富平均的愿望B.试图回答农民革命的前途问题
C.动摇了“恪守祖训”的思想观念D.极力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官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但如表所示清朝后期地方官员任期明显延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姓名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刘坤一
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
任职时长6年近25年近20年15年近13年
A.中央权力下移B.民族危机加深C.军阀割据形成D.地方治理进步
5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英吉利之所以为“最强之邦”,在于其“法善也”;暹罗邦“与英邦通商”,“今亦变为富智之邦”;日本邦“与花旗邦(美利坚)通商...将来亦必出于巧焉”。由此可知,洪仁玕(     
A.极力推崇法治B.支持实业救国C.强调平等通商D.鼓励中西交往
6 . 1885年,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建立台湾省。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     
A.适应战时的需要B.统治危机的加深C.主权意识的增强D.边疆危机的解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8 . 据学者研究,1894年上海《申报》提到“国民”一词不足10次,1905年有700余次,1906年超过1900次,1907年达2500多次,到1912年已超过6300次了。这体现当时(     
A.报刊文章日益丰富B.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革命思想影响增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六省是清政府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区域。19 世纪50年代以来,清政府针对六省推行过一系列“减赋”措施, 60年代中期又迅速转变为以丈田亩、清户口、查钱粮为主要内容的“清赋”政策。“减赋”政策的推行(     
A.立足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B.不利于清朝政府维护统治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是特殊形势下的临时变通
2023-02-0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74年日本侵台,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放弃塞防;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左宗棠则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A.说明了清廷政治统治的腐败无能B.体现出清廷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C.致使新疆地区开始引起清廷重视D.反映出清廷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2023-02-02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