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盛宣怀曾经这样概括张之洞的“企业管理”:“香帅(张之洞)躬亲事务,忽而细心,锱铢必较;忽而大度,浪掷万金。忽而急如星火,立刻责成;忽而置若罔闻,延搁数月。一切用人用款皆躬亲其权。”。盛宣怀在此(     
A.暗示与香帅的个人矛盾B.强烈反对兴办洋务企业
C.意在揭示张之洞的个性D.透露出官营企业的弊端
2022-11-27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5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在秘密报告中说:"我仅指出两方面以提高我们的警觉:第一,日本以庞大的国库补助,促进海运繁荣,保护并奖励贸易;第二,通过东亚同文书院等机构,热心发展中国教育,锐意培养能在中国活动的自己人。"这份报告撰写的目的可能是(     
A.与日本争夺山东青岛地区B.对中国革命形势保持警惕
C.争夺对华经济文化控制权D.争取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2022-11-12更新 | 804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一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欲自强,必首振工商。”一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A.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C.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D.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4 . 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夏诸国是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把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洋务运动打破了传统的华夷之别的世界观,承认夷狄却有许多比中国优越之处,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中国不能拘泥于祖宗之成法,而应循用西洋之法以求逐渐富强,否则中国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步。这种交易进化的历史观,朦胧地看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的发展变化,指出这种观念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华夷”世界观的新特点,举例说明洋务派基于这种新世界观所作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旭麓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称“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由此,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治的自立倾向”。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引起权力下移B.发展资本主义
C.改变封建制度D.挽救国家颓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洪仁玕在就义前的“供词”中说:“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但一自妖军贿买洋人以攻我军,我朝连续失城失地,屡战屡败。”这反映了(     
A.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局面出现
C.洪仁玕揭示了运动失败的根源D.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宰割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洋务派在新政期间,不仅创办企业、建立近代海军,还举办新式学校、派遣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技、翻译西方书刊等。所有这些表明洋务派(     
A.认清了当时中西差距的根源B.开始放弃自大虚骄的心态
C.自觉地担负起近代化重任D.已摆脱了洋人的钳制和阻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高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革命口号,对封建统治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击,在政治上、经济制度上、思想意识、社会生活领域,都进行了“大清洗”。这是清朝统治第一次遭受长时间大规模“袭击”,农民阶级继续进行反压迫、反饥饿的农民运动,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起了暴力革命运动,统治中国几百年的清朝终于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打击下,敲响了丧钟。

——刘青花《浅析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260多年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扫除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解放道路的障碍,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统治迈向民主政治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新纪元,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践行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的程序,对中国政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闸门,是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9 . 1880年,李鸿章上书指出:“夫中国有可富可强之资,若论切实办法,必筹造铁路而后能富能强……建永远不拔之基。”李鸿章这一主张旨在(     
A.强调修筑铁路对洋务运动意义重大B.建议清政府修铁路以支持洋务运动
C.说明修铁路是实现富强的唯一途径D.强调修铁路有利于巩固清政府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外国传教士认为,洋务运动“譬之于人,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紧握旧物,则心必纷而不能安。故有时敦聘西人,使教华人以制造之业,及至绘图列说,铸炼成器,即曰:吾事毕矣。问其既得此器,能行与否,则日久而仍未见其行也。”这揭示出洋务运动(     
A.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B.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C.培养出大量新式人才D.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