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致用是指讲求儒家经学以服务于现实社会的一种儒学传统思想,它是“治国平天下”政治抱负付诸实践的体现。明中后期,党争激烈、阉党把持朝政,社会矛盾激化;“南倭北虏”横行,严重威胁统治稳定。以“经世致用”为标榜的知识分子认为陈旧的学术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著名思想家王廷相指出:“近世好高迂腐之儒,不知国家养贤育才,将以辅治,乃倡为讲求良知,体认天理之说,使后生小子澄心白坐,聚首虚谈……误人家国之事者几希矣。”当时,西方近代技术传入后,传统的“重德轻艺”观念受到冲击,他们便开始关注与富国强兵相关联的“可施于用”的经世致用之学。

——编自杨绪敏《明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及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材料二   战争中,中国不堪一击,高唱“经世”的知识分子在惨痛之余,不再顽固强调“内诸夏而外夷狄”,转而用理智的眼光来认识中国与诸夷,“师夷”成为一时潮流。同时,他们对顽固派将机器诬蔑为“奇技淫巧”的看法进行了批判,认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并以“求富”为口号,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进行否定。

——摘编自田永秀、刘斌《经世致用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后期经世致用之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世致用思想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表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近代的股票市场,是逐渐从无形到有形、从分散到集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在华外国股份制企业营业发达,投资者获利丰厚。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规定不管经营如何,每年都发放10%的股息。投资者把购买股票看成获利的极好途径,以致购买股票,极少过问公司的经营状况。《申报》曾经报道:“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何妇,竞往附股,唯恐失之。”钱庄见有利可图,大肆放款,有些钱庄“资本不过数万之多,而放账竟多至数百万”。上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股票交易的高潮。18826月,上市交易的股票仅有10种,到了18834月,则达到29种。股票市场的价格均超过了股票的票面额,高的甚至超过数倍,股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由于国际市场丝织品出现波动,引发国内商号乃至钱庄倒闭,对市场形成严重的冲击,出现了全融风潮,股市一落千丈,最终酿成巨大灾难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的三次全融风潮及其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一方面战后自由贸易扩大,通胀率保持在低位,美国企业的管理和党争力迅速提高,多种发明和技术如汽车、无线装置、电器和石化产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前景。美国经济更是进入著名的“柯立芝繁荣”,基本面支持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战时公债逐步退出美国证券市场增加了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国际资本也大量流入美国,银行保证金借款又进一步刺激股市上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1929年崩盘前,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PE水平接近20倍,当时的股票价格现在看来也是非常高的。

——摘编自杨宝忠《美国股市百年发展史:读懂它,就读懂整个西方证券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两国股市发展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美两国股市发展的历史背景。(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股市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