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虽然丢盔弃甲,但依然用“施予思惠以求羁縻”来自我安慰,到19世纪下半叶,洋务派已经发出了“顾今日之天下,非三代之天下……神州者,东南一州也”的感叹。这一态度的转变
A.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直接推动了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
C.与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相吻合D.体现了传统华夷观念有一定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针对“化学非农夫所能解,机器非农家所能办”,主张设立农务学堂以“考求新法新器”;郑观应则主张政府设立专门的官员综理农事,并派人“赴泰西各国讲求树艺、农桑、养蚕、牧畜及机器耕作”。他们的主张(     
A.有利于洋务企业转型B.顺应了救亡图存潮流
C.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实现了农业科学生产
3 . 19世纪中期,为谋求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主张“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的背景,美国在“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妄图以“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原则打破列强垄断在华利益,实现美国间接殖民中国的(     
A.“门户开放”政策B.“门罗主义”口号
C.“泛美同盟”主张D.“印太战略”构想
4 . 19世纪90年代,清末知识分子开办的政治性社团在1895年、1896年均为4个,1897年、1898年分别增加到了27个、33个。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B.维新变法的展开C.清末新政的实行D.洋务运动的推动
2022-06-1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西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太平天国发明了圣库制度,并且通过《太平刑律》积极地对社会财产关系进行干预,以期实现“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愿望。这种做法
A.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因其空想性而缺乏进步意义
C.是对封建剥削的有力回击D.以法律手段维护了经济基础
2022-03-2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法战争期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如法国“犹不从,则示以战,照万国公法,闭关绝约,撤回彼此公使、领事,照会有约各国,告以暂与决战,法人虽强,当亦不敢违诸国公论,或可不战仍归于好”。据此可知,左宗棠主张
A.通过“闭关绝约”以对抗法国B.以战争形式对抗法国的侵略
C.运用国际法抵制法国的侵略D.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中法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中,湖北荆门煤矿本来靠官方筹资建设,却“在商股名义下变为李鸿章、盛宣怀的私产”;1909年,盛宣怀以挽救轮船招商局为由,将轮船招商局由官办改为商办,自任董事会主席,使轮船招商局由名义上的官产一举变成法律上的官员私产。这反映出
A.洋务运动为官员谋取私利提供了便利
B.“官督商办”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C.创办民用工业解决了工业化资金难题
D.私人资本力量不足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2-01-10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日本答应俄、法、德三国交还辽东半岛的根本原因是
A.国力有限,无力对抗三国B.还辽无损于日本在华特权
C.俄、法、德三国的强烈要求D.中国人民强烈反对割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487次组卷 | 10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海军官兵及海军学校学员在见面打招呼时狂叫“打沉定远!打沉镇远!”连儿童玩耍都在做“打沉定远”“打沉镇远”的游戏。这说明日本(     
A.民众意愿左右了政府决策B.已经做好武力侵华的准备
C.与清王朝的军事摩擦升级D.为掌握战争主动权而蓄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