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
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024-01-09更新 | 412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控制着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且太平天国不承认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据此推断,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B.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步伐D.保护富饶地区的生产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自强运动虽然有其种种缺点,但却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种子,它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这表明“自强运动”(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
C.创立了近代的新式海军D.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2023-11-09更新 | 427次组卷 | 1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
C.实业救国思潮达到高潮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60—1875年间,上海外滩等地有各种英文补习学塾近40处,这些学塾除教授外语外,还教授商业实用知识,如英华书馆开办的夜学“教习英国文意、言语、算学、账目、地理、文法、写信之法”此外,还有专门教授商务贸易英语的书馆和夜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可B.经世致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夜校教育满足了洋务运动要求D.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2023-08-30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7(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6 . 有学者指出晚清有两代变革的士大夫,第一代是官僚士大夫,其杰出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第二代是文人士大夫,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这两个士大夫群体(     
A.救国思想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出发点B.向西方学习的方向趋于一致
C.对国家出路问题进行了最早的探索D.都主张社会变革以应对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23-07-17更新 | 3730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洋务运动旨在服务于清廷,试图稳定清廷统治地位,最终却“死于”清廷之手。这一结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西方列强的干涉B.近代化与封建统治产生冲突
C.辛亥革命的爆发D.洋务派采用“中体西用”模式
2023-06-21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固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提出,为了“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必须自行设厂,购置机器,用洋法精炼,足杜外铁之来”,他还表示:“倘物力稍纾,尚拟将民间需用各铁器,及煤油、火柴等物,悉行自造”。这表明张之洞主张(     
A.钢铁生产与制造业相结合B.建立完备的国家工业体系
C.重视工业化技术自主创新D.官商合办洋务以自强求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下口号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D.“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2023-05-31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