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洋务运动时期,来自顽固守旧派的攻击、抵制和反对往往以坚持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为说辞,在长期封闭、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轰开的社会环境下,对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自然有着先声夺人的压力。材料可用以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B.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
C.“中体西用”提出的背景D.晚清中央集权的式微
2024-03-03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康有为曾经五次上书,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时间名称背景主要主张结果
1888年12月《上清帝第一书》中法战争战败朦胧的学习西方议会制度愿望。未上达
1895年4月《上清帝第二书》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未。上达
1895年5月《上清帝第三书》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上达
1895年6月《上清帝第四书》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材(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未上达
1897年12月《上清帝第五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上达
A.打倒列强坚持变法是上书核心B.光绪帝不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
C.上书主张从维新开始转向立宪D.民族危机加深是多次上书主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85年2月,伊藤博文在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谈判结束后,向本国政府报告: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上述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中国(     
A.洋务运动的破产B.中央集权的削弱C.戊戌变法的失败D.救亡道路的探索
4 . 图所示为晚清时期的一幅时政漫画,围墙上分别写着“西洋”“东洋”,蝴蝶的翅膀上下写着“留学”二字,右侧题有唐代诗人王驾的名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漫画的创作背景最可能是(       
   
A.八国联军侵入中国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C.民主革命潮流勃兴D.清廷废除科举制度
2023-07-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商品倾销,破坏了通商口岸和附近地区的手工业,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
·为支付战费和赔款,对农民施以重税,地主乘机加重土地兼并。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旱灾害严重,两广地区水、旱、蝗灾不断。
·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广西、湖南天地会声势尤盛。
上述能用于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B.《马关条约》签订的危害
C.清廷鼓励民间设厂的缘由D.戊戌新政社会环境的恶劣
2023-05-3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派往欧洲考察的官员曾撰文盛赞:“(曼彻斯特纺织厂)棉花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纺纱织布,无虑千百人。织机万张,刻不停梭。”这段记载反映了(     
A.英国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B.西方开展文化侵略和策略选择
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D.中国引进工业技术的舆论背景
7 . 19世纪中期,为谋求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主张“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的背景,美国在“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妄图以“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原则打破列强垄断在华利益,实现美国间接殖民中国的(     
A.“门户开放”政策B.“门罗主义”口号
C.“泛美同盟”主张D.“印太战略”构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进入19世纪80年代,国内铁货使用量剧增:上至国防武备所凭,下至民间百姓所用,无一不取资于铁。据统计,1887~1888年,贸易总册洋铁、洋针进口货值超过200万两白银,而这两年竞无出口之铁。这可用于说明(     
A.晚清国防力量的显著提升B.传统冶铁业对外商的抵制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恶果D.洋务民用铁厂的创办背景
2022-10-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清廷发生了一场国防战略的大争论。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左宗棠则认为“是(西北)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分,亟宜熟思审处者也。”这场争论发生的背景是,当时(     
A.洋务新政的推行遭遇阻力B.清朝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C.日本成为中国主要的外患D.沙俄企图侵占中国的东北
2022-07-0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说: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以下关于三次新政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都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都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
D.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