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71年,李鸿章为接纳日本通商之事上奏称:闻该国自与西人订约,广购机器、兵船,仿制枪炮、铁路,又派人往西国学习各色技业,其志故欲自强以御侮,究之距中国近而西国远。“这反映了李鸿章(     
A.希望学习日本实行变法B.对日本变革和认识较为清醒
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认为与日通商对中国有利
2024-0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中国、现代世界 检测题--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又附评论称:“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     
A.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B.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
C.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
2023-04-07更新 | 327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旅顺大屠杀发生后,面对国际上对日本“文明”质疑的声音,日本学者撰文向国际社会展示其“诚实的记述”,(在战争过程中)“日本表现可与西欧最文明国家的习惯相媲美,相反,中国没有显示出试图接受文明战争惯例的迹象”的认识,赢得英国学者的认同,随后成为西方舆论的主流。对此,清政府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对中日战争采取双重标准B.甲午战争促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C.文明与野蛮话语左右国际舆论D.清廷不谙熟近代外交使之国际舆论落败
2022-12-24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五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22-23高三上·辽宁葫芦岛·阶段练习
名校
4 . 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和克虏伯(德国军火商)的交易时,克虏伯“入乡随俗”,在合同金中专门按比例划出一定金额用于送回扣;由于各级官吏为亲友积极疏通“关系”,仅19世纪7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行政管理官员人数从40个增至80个。这可用于说明,洋务军工企业(     
A.封建衙门色彩浓厚B.侧重引进德国技术
C.国际市场竞争力强D.员工薪资水平较高
2022-12-16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辽宁·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福州船政局(1866~1911年)聘请的洋员多数水平较高,且能够胜任学堂教育和工厂生产的工作,其中制造教习迈达任教时间长达40年,得到了中方官员和学生的一致肯定,与驾驶教习邓罗、练船教习德勒塞一起获得了清廷赏赐的二等宝星。由此可见,当时(     
A.列强支持洋务运动B.经济变革颇有成效
C.洋务运动进展顺利D.政府鼓励技能转化
2022-11-17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五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22-23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甲午战争爆发前,英国海军情报部门曾表示:“尽管从吨位和大炮门数上说中国胜于日本,但在编制、纪律和训练上日本要大大优于中国,因而可以认为,日本海军力量较强。”该情报可以用来说明(     
A.武器的先进性决定战局B.英国偏袒和纵容日本的侵略
C.北洋海军缺乏谋划能力D.清廷甲午战争战败的必然性
2022-11-16更新 | 39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五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22-23高三上·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具有近代意味的第一个应世方略,包含了向西方学习军事工业,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以及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设想,它实现了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历史飞跃,并为以后中国引入西方思想作了观念上的铺垫。据此可知,这一应世方略(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B.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表达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爱国倾向
2022-11-1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五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22-23高三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8 . 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一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欲自强,必首振工商。”一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A.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C.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D.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22-23高三上·江苏连云港·期中
名校
9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学堂除了语言类外,算学、物理、地理、轮机等课程也纷纷开设,甚至旧式书院也开设了一部分西学课程。甲午战后,实业学堂逐渐取代洋务学堂,纺织、商业等科目纷纷进入课程内容。这表明当时(     
A.近代学校制度已经建立B.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C.人才培养适应实际需求D.西方器物传入刺激传统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初,赏戴孔雀翎的人员,除了清廷规定的外,其他人“出于酬庸旷典,惟有功而蒙特恩者,始得赏戴”。到19世纪六十年代,时人记载:“花翎红顶,几遍城市”,甚至“五品以上之官,皆得援例捐纳”,造成对花翎“不复重视之矣”。这一变化(     
A.深受国内政治局势影响B.说明服饰失去了传统政治意义
C.源于民众物质生活改善D.反映出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