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
1911辛亥革命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概括上表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两件事说明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分清末新式企业设立新式学堂的统计表

学堂名称创办时间所属企业学堂名称创办时间所属企业
福建船政学堂1866福建船政局天津电报、水雷学堂1800天津机器局
操炮学堂1874灌制制造局广东黄埔鱼雷学堂1884广东黄埔鱼雷局
福州电报学堂1876福州电线局旅顺口鱼雷学堂1890旅顺口鱼雷局
天津电报学堂1880天津电报局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1890湖北矿务工程局
广州西学馆1881广州机器局驾驶学堂清末轮船招商局
上海电报学堂1882上海电报局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津榆铁路公司
金陵同文电学馆1883金陵电报局四川机器学堂1907四川机器局
两广电报学堂1887两广电报局苏省铁路学堂1907苏省铁路有限公司
台湾电报学堂1890台湾电报局湖北铁路学堂1907川汉铁路局

——摘编自陈元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等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多种选择:一是保守派的排外与故步自封;二是洪秀全的天国乌托邦;三是洋务运动。当时的中国要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在当时既无阶级基础,又无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统治阶级上层,从学习器物开始。即使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政权,也会按《资政新篇》的路子去走,但这实际上走的仍是洋务运动之路。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工业,搞洋务不单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凡是遇到西方侵略的国家都会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摘编自孟昭《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同志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这是不无道理的,我认为,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比较合适,它是19世纪那个年代的开拓性人物。甲午战争时期或稍后,孙中山、章太炎还上书李鸿章,把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李鸿章的身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是那个时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李鸿章毕竟是个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清朝大官,他同封建统治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没有越出封建机体。可贵的是,他给封建体制绽开了一个裂口,这是评价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基点,我们不能超出这个基点,超出这个基点就与当时的历史不吻合。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为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造化权舆”——山东机器局


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山东机器局,这是近代山东最早使用蒸汽作动力,以成套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制造的大型兵工厂。丁宝桢在创办机器局中,“不使外洋一人夹杂其中”,机器设备虽购自。国外,生产方式亦吸取洋法,但不使用洋匠,而完全依靠中国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厂房,安装机器和组织生产。劳动者则为市场上雇用来的自由工人,工资多寡根据技术水平决定。曾仿造出有“外洋第一利器之称的马氐尼枪,为中国之首创。生产的武器一部分供应内地清军,一部分调拨给沿海炮台、驻军和水师练兵之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期间,该厂足开马力生产,在御侮上起了积极作用。为保证原料和燃料的供应,机器局开创初期即在章丘购买煤田办了煤矿,用新法开采。机器局不光能制造炮、枪、枪弹,也能制造锅炉、火药、电灯和电池等。1 887年,山东机器局为淄川苏家堤煤井制造采煤排水机器和马达,使其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使用电力采煤、抽水的矿井。

机器局大门内悬挂有“造化权舆”(注:“造化”意为自然界的创造演他;“权舆”是起始的意思)匾额一块,语出洋务领袖李鸿章。1863年和1 864年,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在致恭亲王奕䜣和两江总督曾国藩的信中说,“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西人制器之器,实为精巧。……海疆自强,权舆于是”。

——摘编自《山东化工厂志)》(第一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山东机器局发展历史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术界有几种观点:1.全面否认。认为洋务运动它是一次地主阶级进行垂死挣扎的自救运动,也是一次勾结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变为半殖民地的卖国运动。2.基本否认,某些肯定。承认洋务运动在促进科技引进、人才培养及对促使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方面有某些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不过,这些进步作用不能改变洋务运动的反动本质。3.基本肯定。认为洋务运动虽然有种种缺陷和弊端,但主要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二次进步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自行提出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3-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晚清政策调整与社会秩序。

材料   晚清不同于此前的任何朝代,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又与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其后中国历史的很多方面都是由这个时期决定的。清廷在19世纪50年代似乎大势已去,灭亡指日可待。但让人惊异的是,它不仅没有灭亡,反而继续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尽管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进入被不少学者所称誉的“中兴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中兴”相当勉强,因为自此以后清朝始终在风雨飘摇之中。虽有了一点“中兴”的迹象,但最终不仅没有实现“中兴”,反而像一艘汪洋大海中的破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当然也不可否认,这时期清朝确实有很多新的特点,与传统统治相比确实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大胆启用汉族官员等。

——摘编自仲伟民《全球史视野:对晚清时局的一种新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晚清政策调整与社会秩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1-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