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学者总结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地域分布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

基本特征

地域分布

1860—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起步期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开埠口岸。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工业分布不局限于上述开埠口岸,在成都、基隆、安庆、北京、兰州等地均有分布。
1895—1900年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加速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和东北各开埠口岸,东北工业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加。
1901—1914年中国近代工业首次快速发展期由沿海向内地扩散,东部沿海、沿江区域及铁路沿线区域的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大工业城市的附近出现了次一级的工业中心。
1915—1936年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期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及铁路沿线各城市,尤其是上海、华北、东北、珠江三角洲、武汉等区域工业集聚趋势增强。

——摘编自刘静《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几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其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从以上8块浮雕中任选2个或以上浮雕,以“英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多种选择:一是保守派的排外与故步自封;二是洪秀全的天国乌托邦;三是洋务运动。当时的中国要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在当时既无阶级基础,又无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统治阶级上层,从学习器物开始。即使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政权,也会按《资政新篇》的路子去走,但这实际上走的仍是洋务运动之路。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工业,搞洋务不单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凡是遇到西方侵略的国家都会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摘编自孟昭《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