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蒋毓英主编《台湾府志》为清朝首部台湾府志,其记载郑成功攻克台湾时,舟师搁浅,“水忽涨十余丈,巨舰毕入”,编者认为此“非天之相此逆旅也,盖将借手以式廓国朝无外之疆域”。清军收复台湾时,则“咸水苦军士,而海岸忽涌甘泉,众无渴患。一战而澎湖克复”。
——摘编自[清]蒋毓英主编《台湾府志》
材料二 自康熙至道光,台湾府、厅、县志修成且保存至今21部,另有私人纂修志书多种。其中,有关台湾收复后社会变化的记载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如乾隆年间《重修凤山县志》记载台湾由“不粪种”“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除”,到“生齿日繁……勤耘耨、浚沟洫,力耕不让中土”,而雍正年间《台海使槎录》等志书亦载台湾少数民族从“无田器”,到“耕种如牛车犁耙与汉人同”,以至“礼节近亦渐学汉人”,“骎骎乎有中土之习”。
——摘编自柳浪《清朝台湾地方建置与方志编纂研究》等
材料三 同治年间,台湾《淡水厅志》修成,其序言强调淡水乃“沿海七省藩卫”,“海防尤重”。光绪年间所编《恒春县志》则记载日本“觊我土地”,朝廷派沈葆桢“提兵渡台”,“以公法条约,折冲于尊俎之间”,事毕,恒春设县,而“日本之役为恒春设县之由,……不可不备录之,以符数典不忘之意”。
——摘编自《清代台湾方志汇刊》
(1)材料一中,《台湾府志》记载“水忽涨十余丈”和“海岸忽涌甘泉”两起事件,作者有何动机?(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三中两部台湾地方志的记载,反映了哪些历史背景?
A.与客观事实完全背离 | B.因现实需要不断变化 |
C.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 D.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
A.缺乏国家振兴的整体规划 | B.坚持封闭保守的外交观念 |
C.承担起反侵略反封建任务 | D.未能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 |
《皇朝经世文续编》 (葛士濬编,1888年刊行) | 选辑道光、咸丰、同治及光绪四朝重要奏稿、文章,在沿用1827年《皇朝经世文编》各门目的基础上,增加洋务、算学、疆域诸纲 |
《皇朝经世文三编》 (陈忠倚编,1898年刊行) | 选辑光绪年间经世文,新增变法、约章、聘使、邮政、操练、制造、工程、船政、矿务、外洋、国势等诸目 |
《皇朝经世文四编》 (何良栋编,1902年刊行) | 选辑辛丑条约签订后新出经世文,洋务更名外部,增加富强、国债、税则、钞法、银行、赛会、公司、公法、议院、善举、埠政、治道、史传、地志等 |
A.“中体西用”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 B.西学输入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 |
C.晚清政治力量和政治倾向的变动 | D.民众对西学的理解在不断深化 |
A.政权指导思想的改变 | B.时局战局的恶化 |
C.基层政权建设的巩固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A.推动了晚清河运业的发展 | B.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 |
C.彰显了晚清漕务的近代化 | D.导致官府与民争利现象严重 |
A.中央财政权力削弱 | B.地方与中央财政分权 |
C.财政收支入不敷出 | D.面临白银外流的压力 |
A.晚清士大夫的政治观念发生变化 | B.内忧外患激发地主阶级自强心理 |
C.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末时局的影响 | D.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
A.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 | B.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关税主权的部分恢复 |
A.以维护朝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 B.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纵容 |
C.逐渐认识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 D.意在提醒清王朝警惕周边形势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