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推动下,晚清政府于1872年到1875年期间,先后派遣4批共120人,年龄为10~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学生留学年限为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除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必须学习古书、牢记圣训。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幼童赴美后,不少留学生脱下长袍穿上西装,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社交活动,有些学生甚至剪掉发辫。这背离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初衷,导致幼童留美计划的中止,也预示了洋务事业的结局。

——摘编自成林萍《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生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生运动。
2021-11-0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将大治水师定为军国大计,以筹办海防善后事宜的名义,创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简称海军衙门或海署),作为中央主持全国海防活动的独立机构。直至甲午战败、北洋海军覆灭,海军衙门遭致裁撤,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在成立的十年里呈现出复杂的历史面相。一方面直接促成了北洋海军成立。另一方面,海军衙门是继总理衙门之后,于中央出现的又一个临时性专务机构。其政务运作突出表现为大臣集体负责制与先期咨报模式,对全国海防事务只能负有限的集体责任。它的设立既是清廷面临海防、洋务等新局面采取的应变性举措,又是中央借机强化对地方控制力与约束力的标志性事件。

——摘编自徐笑运《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制度建设及其政务运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军衙门创设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军衙门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