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外洋各国所共倾服。今티本来文隐有所指,朝廷深惟至计,此时全叔之任,亦更无出该大臣之右者。李鸿章著赏还顶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

——1895年2月14日光绪帝写给李鸿章的上谕

材料二: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8月13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0年8月百团大战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据材料一,简述李鸿章“与日本商定和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022-03-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86年,华蘅芳应李鸿章之邀出任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教习。他以测量为算学的主要内容,编制了一套“平三角测量法”作为教材,学以致用,大多数出身行伍、文化程度不高的学员也表示大有裨益。他还和同学们一起查资料,请工匠设计,制造出了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个氢气球。华蘅芳的举动
A.揭开了近代教育的序幕B.加快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C.促进了技术人才的培养D.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
2021-12-20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21-09-02更新 | 4150次组卷 | 15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886年,黑龙江将军恭镗奏请建立漠河金矿,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员筹办。1887年,李鸿章等人开始筹划开采,先奏定“漠河金厂章程",次年又成立“漠河矿务局”,并在漠河、奇乾河两处设立金厂,1889年投产。与该厂性质相似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
C.上海发昌机器厂D.福州船政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海军官兵及海军学校学员在见面打招呼时狂叫“打沉定远!打沉镇远!”连儿童玩耍都在做“打沉定远”“打沉镇远”的游戏。这说明日本(     
A.民众意愿左右了政府决策B.已经做好武力侵华的准备
C.与清王朝的军事摩擦升级D.为掌握战争主动权而蓄力
6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这一规定体现的理想追求是(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B.村规民约以求地方自治
C.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021-05-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2021-05-14更新 | 833次组卷 | 48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843年,洪秀全在表兄的劝说下开始认真研读宣扬西方基督教教义的《劝世良言》,从最开始不理会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洪秀全对《劝世良言》的态度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迅速激化
B.西方基督教在中国具有广泛基础
C.基督教教义迎合了洪秀全的心理转变
D.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冲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外交环境相对宽松,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迅速地向世界各地辐射和扩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大规模地移植和受容汉文化,形成一个以中国文化为源头和核心的文化结构系统。宋朝的金、银、瓷器和名目繁多的生活用品及医药用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进入南洋诸国,加速了南洋各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宋代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进入欧洲,则“预告着欧洲资产阶级的到来”。

——摘编自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简表


--摘编自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对外传播的条件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特点,并说明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021-04-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争爆发后,英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评论道:“战争使中国精疲力竭,虽然全世界给予其监护和声援,但这些“滋补品'都无济于事;耻辱这一疾病已侵入她的四肢。……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出现混乱的无政府状态。”这一舆论意在
A.保障英国利益B.声援支持中国C.揭露中国腐朽D.调解中日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