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太平军要求恢复汉族的衣冠服饰,但其并不反对满清的“衣冠之治”,士兵和官长、官阶不同的官长的服色和规格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反映出(     
A.易服成为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手段B.太平军致力于打破传统等级秩序
C.民族矛盾激化影响社会习俗变迁D.农民阶级未摆脱自身阶级局限性
2024-03-2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2 . 1911年底至1915年,台湾人民反日起义高潮迭起。其中,1915年7月,余清芳等人以孙中山先生为最高领袖,发表“驱逐日人,恢复国土,推翻日本统治”的文告,在台南山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日起义。这表明(     
A.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B.辛亥革命增强台湾人民祖国认同意识
C.台湾人民揭开了反割台斗争的总序幕D.台湾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3 . 日本以“文野战争”(宣传中日对抗是文明与野蛮之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被誉为“煤炭大王”的安川敬一郎,开战前与外商签订了一大笔合同,开战后由于担心这笔煤炭流入中国,立即单方面撕毁合同,不惜为此蒙受损失。材料反映了(     
A.社会政治是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B.外交战线也是战争重要因素
C.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为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D.资本家对外战争强烈渴望
2024-03-0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762年,清政府平定叛乱后在伊犁设立伊犁将军,并下设参赞大臣等官员。驻各地大臣只管军事,而把生产、赋税等与民事交给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伯克)管理。伯克们凭借自己的权势任意霸占农民的土地,甚至把一些农民变成自己的农奴。龚自珍在《御试安边绥远疏》中明确提出了“夺伯克之权”的主张,但未获采纳。1864年,全疆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871年沙俄侵占新疆伊犁。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清军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1884年,清廷采纳左宗棠等人的建议,在新疆正式建省,统归新疆巡抚管理,结束了长期以来由武官统辖的历史,开始了文官治理的新时期。清政府还取消了伯克制度,为建立新体制消除了日后可能造成的隐患。伯克制度取消后,其原来占有的土地变为国家所有,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

——摘编自魏兆和《从军府制度到行省体制——晚清政府对新疆管理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新疆管理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新疆治理改革的影响。
2024-03-02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72年,清政府决定,率先派出一批孩子,在容闳的带领下,奔赴美国学习先进知识,这一举动成了我国公费留学的首创。近代中国留学的开始(     
A.扭转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B.成功实现了中国近代教育转型
C.为洋务运动开展准备人才D.加速了中国近代工业社会到来
2023-12-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层面上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始。与此同时,中国却在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与世界现代化浪潮失之交臂。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传统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激烈碰撞之下,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此期间,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夭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芽,就已陷入迷茫。

——摘编自彭维珍《从迷茫到超越: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材料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贯彻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加以否定和渗透。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强行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本质上蕴含着“仁”“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表明中国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刘纯明等《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与世界意义》

(1)以具体史实分别说明各阶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的尝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现代工业文明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贯性……只学其一部分而不及其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虽然认识到了火器与国防现代化的必要性,但他们在这条现代化道路上走了一步以后,便发现还得再走第二步、第三步。材料中的“他们”(     
A.使西方工业文明在中国得以传播B.致力于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
C.已经有较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目标D.推动中国政治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2023-04-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8 . 针对晚清列强环同的危局,同样心系富强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专注于从《管子》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以政教言之,言自强者无非西法是尚,求其能通古今利害以自强者,无有也”。他既认为“欲求坚甲利兵……则必以炼铁为第一要义”,又着力发《管子》中的“牧民”之意,认为富国之术“虽通鱼盐之利,而实重仓廪之储”。以下对张佩纶思想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运动时期思想的复杂性B.其“自强”思想带有明显的儒生色彩
C.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政教”层面D.坚持不废农本、执守王道的传统思想
9 . 1895年,有舆论指出:“当倭人开衅以来,丧师失利也,虽将帅之不才,士卒之不力,内外人心之不一,亦动之机未发耳。朝廷以民生为念,遣使议和,非真惧倭之不敌也。”这一论述(     
A.强调清兵的军事素养高于日军B.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
C.未能客观分析清军战败的原因D.表明朝廷没有做充分战争动员
2023-02-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戊戌年间,《湘报》的撰稿人杨毓麟回忆说:“咸同以前,我湖南人碌碌无   所轻重于天下……知有所谓对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他认为   湖南由此走到时政的中心,湖南士人心态大变,开始关怀和思虑全国。这反映出(     
A.近代湖南媒体的敢为人先的精神B.戊戌变法促使湖南成为时政中心
C.洪杨之难严重破坏了湖南旧制度D.湘军崛起对湖南近代化具有意义
2023-02-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