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太平天国统治时期,某年湖北的一次科举考试中,不到1000人的应试者,800多人中了举人;而在安徽的科举考试中,一个县就出了30名举人。由此可知,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意在(     
A.顺应民心民意B.优化选官制度C.创新用人方式D.巩固天朝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道光、咸丰以前,清廷屡次禁止地方士绅介入里甲、乡地、保甲等组织,地方税收、诉讼和治安等由书吏、差役和各种乡役人员执行;咸丰、同治以后,士绅势力在地方社会趋于活跃,部分人甚至取得基层行政职权。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西方民主思潮的推动B.地方自治章程的颁布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法西洋之善法”,不仅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设备,还应系统学习其法规、制度,“变风气法度”,与“西人并雄”。上述主张(     
A.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索B.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
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2023-04-28更新 | 589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一直都在利用太平天国引发的危机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致使咸丰皇帝改变原本强硬的对外政策,加大宗教政策、外交体制等方面的让步,主动从排外走向与西方“合作”,以维护统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化过渡
B.客观上加剧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C.揭示出了清政府腐朽卖国的反动嘴脸
D.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催化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晚清沈梓《避寇日记》载:鬼子所能霸占者惟官兵耳,若长毛(对太平军的称呼)则无益也。自上海至此共过五关,惟得胜关系官兵所守,并不看船不报税。自此以来,过长毛关皆看船报税,虽鬼子且耐之何哉?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控制了长江航道B.鼓励发展工商业C.具有反封建性质D.主张中西方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