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加, 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业革命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列强借助优越的技术和军事力量追求殖民扩张,追求强权的获益,并以此代替了对中国的兴趣。当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

——摘编自邵灵侠《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

针对材料所述情况,请你以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6-21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5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抗争和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将田产屋宇变卖,易为现金,而将一切所有缴纳于公库,全体衣食俱由公款开支,一律平均”,“因有此均产制度,人数愈为加增,而人人亦准备随时可弃家集合”。据此可知,此制度(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适应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C.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3-06-20更新 | 46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 晚清至清末民初的内忧外患与救亡道路的尝试-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4969次组卷 | 34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指出:“这一滚雪球式的民团联盟甚至曾从东山扩展到县城,包围城市,击溃了守城的太平军,并重新任命清政府的代理人。就像昔日东山的乡村英雄们解救了低地地区(明朝末年的一场叛乱)的精英并将该县置于他们的保护之下一样。”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引起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
C.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序幕
2023-06-04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周年热点0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下口号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D.“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2023-05-31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周年热点0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咸丰二年(1852年),清代漕粮海运,仅实行于江苏省。咸丰三年,清政府宣布,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等处“漕米,同办海运”。由上海招商船承雇,装载海运至天津。与上述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列强逐渐控制中国航运业B.国内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
C.政府扶持民族航运业发展D.近代造船工业兴起的影响
2023-05-30更新 | 6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5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一面批评“拘拘不与人交接”是“浅量者之所为”,鼓励对外交往,“宜先许其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同时也认为外邦人“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不得毁谤国法”。这反映出洪仁玕(     
A.优先发展商业的经济战略B.重视维护传统文化
C.主权与开放并重的外交思想D.建设法治国家的理想
2023-05-23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周年热点0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因地主逃亡、佃农抗租,1861年,江苏常熟“着佃启征田赋”,改地主交粮为佃户交粮,佃农在交粮之后,仍有交租义务。苏州长洲县发布告示招徕流亡地主回乡收租,并“令各乡官设局照料”。上述史事,可用于研究太平天国(     
A.推行平分土地政策B.得到农民广泛支持
C.革命纲领的空想性D.领导集团发生分裂
2023-05-14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变迁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洪仁玕提出“兴士民公会……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禁演戏修斋建醮(举行道教仪式)”,兴建医院、四民院、办学馆、办报纸等;“禁庙宇奇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拯民出于迷昧之途”等主张。据此可知,洪仁玕的这些思想(     
A.是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B.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C.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D.切合广大农民的根本需求
2023-05-13更新 | 414次组卷 | 9卷引用:周年热点0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等“万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祖”“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总归一本”“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饮器皆其造成。”
康有为《大同书》“公侯继轨,乳臭承袭。投于寒门,不得高爵”“欲人道至于太平,享大同之乐,亦最为巨碍而不得不除之(压制)也”“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吏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等“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教”“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即为国有;国为民国,国有何异于民有?国家以所生之利,举便民之事,我民即共享其利”“国家为一大业主。”

——摘编自沈善洪、王凤贤著《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提出的“理想社会”有何异同,并简析中国“理想社会”实现的合理途径。
2023-05-08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7 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抗争-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