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81年,胡恩燮受左宗棠委派主持徐州近代煤矿开采,聘请英籍工程师巴尔进行实地查勘,还“依西洋公司之法”筹措民间商股,购买西方近代机器开采煤矿,以期能“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     
A.官办企业大力引进西方技术B.清政府鼓励民间自行设厂
C.求富以自强的方针得到实践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晚清船政部门赴欧留学人员专业分布情况。这一分布情况表明当时(       
专业社会科学理科

工科

民用

军用

国际公


经济


炼钢营造无线电工程筑路机械制造测量造舰驾驶鱼雷潜艇轮机飞机陆军火药战术枪炮
人教(人)7221222242362335212185
A.政府注重培养近代公民意识B.师夷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
C.洋务官员旨在推动教育发展D.求富成为洋务运动的目标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盛宣怀曾经这样概括张之洞的“企业管理”:“香帅(张之洞)躬亲事务,忽而细心,锱铢必较;忽而大度,浪掷万金。忽而急如星火,立刻责成;忽而置若罔闻,延搁数月。一切用人用款皆躬亲其权。”。盛宣怀在此(     
A.暗示与香帅的个人矛盾B.强烈反对兴办洋务企业
C.意在揭示张之洞的个性D.透露出官营企业的弊端
2022-11-27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4 . “留学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意为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现在泛指留居外国学习或者研究的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化之东渡,以唐代为最盛。除派遣使臣外,更益以留学生与学问僧,以为文化上之直接移植者。……留学生在唐既久,因受唐人同化,其衣食住等皆与唐人相同,并信仰其宗教,学习其文化制度,一旦离唐归国,遂于不知不觉之间,将唐之文物制度传日本矣。”

——郭丽《唐代教育与文学》

材料二   留学生是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逐步深化而迅速发展并走向高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学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讲,留学生又是推进中国革命和改良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变革,留学生都是“弄潮儿”。

——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洋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洋务事业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随之产生。当时的新式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创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等方面。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四   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战争后数量大增。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唐文化的历史地位。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四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福州船政学堂创立于1866年,课程包括轮船制造、机械设计、船舶驾驶等。学生除理论学习外,还需参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毕业生广泛任职于海军、开矿、造船、水雷、翻译等领域。这体现了船政学堂(       
A.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B.变法图存的指导方针
C.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D.实业救国的价值取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