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中国具有近代意味的第一个应世方略,包含了向西方学习军事工业,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以及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设想,它实现了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历史飞跃,并为以后中国引入西方思想作了观念上的铺垫。据此可知,这一应世方略(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B.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表达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爱国倾向
2022-11-1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认为:在慈禧太后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中国多次错失走向近代化的机会,最终没能够跟上西方先进国家的步伐,国家衰弱,人民贫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个不同于道光咸丰以来拒绝改革、墨守成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A.中国在对外战争中遭遇了多次失败B.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阻碍了中国近代化
C.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D.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以寻救国良方
3 .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与思潮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碰撞、冲突、交融,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航运的局面,同治十一年(187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运事业。目的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以裕饷源,“使我内江外海之利, 不致为洋人占尽”。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必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为打破外轮垄断”创办的企业名称及其性质, 并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政府为解决“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局面正式实施的学制系统名称及其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并概述晚清政府在选官制度上“廓清积弊”的变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善兰自幼聪明好学,勤于思考,14岁时,就靠自学读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后与伟烈亚力合译《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与艾约瑟合译了《圆锥曲线论》3卷,标志着近代数学已经在我国出现。与艾约瑟一起译出的《重学》20卷,是我国近代科学史上第一部力学专著。此外又与英国人韦廉臣合译了林耐的《植物学》8卷。他在译著中创立起许多新的概念、新的名词、新的符号,都沿用至今。李善兰将近代数学思想运用于解决我国传统课题之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主要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其中最为出名的“李善兰恒等式”,引起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兴趣。1868年,李善兰走马上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馆”总教习,他所教的学生,不少成为名家学者。

—摘编自于应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李善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善兰对中国近代科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善兰的精神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洋务派在新政期间,不仅创办企业、建立近代海军,还举办新式学校、派遣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技、翻译西方书刊等。所有这些表明洋务派(     
A.认清了当时中西差距的根源B.开始放弃自大虚骄的心态
C.自觉地担负起近代化重任D.已摆脱了洋人的钳制和阻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外国传教士认为,洋务运动“譬之于人,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紧握旧物,则心必纷而不能安。故有时敦聘西人,使教华人以制造之业,及至绘图列说,铸炼成器,即曰:吾事毕矣。问其既得此器,能行与否,则日久而仍未见其行也。”这揭示出洋务运动(     
A.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B.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C.培养出大量新式人才D.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7 . 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造化权舆”——山东机器局


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山东机器局,这是近代山东最早使用蒸汽作动力,以成套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制造的大型兵工厂。丁宝桢在创办机器局中,“不使外洋一人夹杂其中”,机器设备虽购自。国外,生产方式亦吸取洋法,但不使用洋匠,而完全依靠中国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厂房,安装机器和组织生产。劳动者则为市场上雇用来的自由工人,工资多寡根据技术水平决定。曾仿造出有“外洋第一利器之称的马氐尼枪,为中国之首创。生产的武器一部分供应内地清军,一部分调拨给沿海炮台、驻军和水师练兵之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期间,该厂足开马力生产,在御侮上起了积极作用。为保证原料和燃料的供应,机器局开创初期即在章丘购买煤田办了煤矿,用新法开采。机器局不光能制造炮、枪、枪弹,也能制造锅炉、火药、电灯和电池等。1 887年,山东机器局为淄川苏家堤煤井制造采煤排水机器和马达,使其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使用电力采煤、抽水的矿井。

机器局大门内悬挂有“造化权舆”(注:“造化”意为自然界的创造演他;“权舆”是起始的意思)匾额一块,语出洋务领袖李鸿章。1863年和1 864年,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在致恭亲王奕䜣和两江总督曾国藩的信中说,“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西人制器之器,实为精巧。……海疆自强,权舆于是”。

——摘编自《山东化工厂志)》(第一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山东机器局发展历史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0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74年,总理衙门大臣奕䜣上奏:“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这反映了奕䜣意在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积极寻求强国之路
C.主动融入国际社会D.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10 . 当太平天国起义席卷清王朝半壁江山之际,列强又乘机大举入侵,清廷处于危局之中,统治者被迫逃亡。危机缓解后,清政府(     
A.全面新政,应对民族危机B.学习西学,筹办洋务企业
C.顺应潮流,鼓励民间设厂D.调整政策,充当列强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