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图创作于1894年,画面中一条小龙双手端着来复枪,尾巴上安装着鱼雷,正向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发起挑战,巨龙的尾巴好似中国人脑后的长辫子,身后是一艘战舰;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重机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以下对这幅漫画的解读合理的是(     

A.漫画准确地预见了战争的结果
B.列强忙于瓜分非洲而忽视亚洲
C.列强认为洋务运动的成果显著
D.列强呼吁和平以维护既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货币流通从来不是在静态的市场模型中自由运行,而是在动态社会中被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据表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893—1899年各地区钱荒案例统计简表(     
时间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
1893111
1894—1895334
1896—18975652102
1898—189945521022
注:数字代表该区域发生钱荒省份的数量。
A.民族危机加剧了全国性钱荒B.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负相关
C.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北D.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
3 . 如图漫画中,一个士兵在抽打一个着满清服饰的人说:“喂,你这猪脑袋猪尾巴的老家伙,打开你的店铺,钥匙交给我!”这一漫画展现了(     

A.段祺瑞组成讨逆军讨伐张勋复辟B.辛亥革命后发起全国性剪辫运动
C.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
2024-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海洋战略开始被清政府真正提上议程,当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指出:“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这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对海洋的认知,海防战略也由此确立下来。19世纪80年代,北洋舰队成军标志着当时海防战略的实施。与此同时,清政府还积极利用国际法来维护海疆权益。如1875年日本兵船因在朝鲜海域非法测量,而遭到炮击,面对日本公使的责难,李鸿章则对以:“查万国公海近岸十里之地,即属本国境地。日本既未与通商,本不应前往测量。高丽开炮有因。”

——摘编自胡林梅文绪武《中国近代海洋安全与发展路径嬗变及新时代的创新》

材料二

时间表格
1949~-1977在防御力量建设上,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为核心目标;在防御范围上,奉行沿岸防脚和近库防御的海洋防御战略;在防御内容上,为维护海年主权为主,如宣示海岛主权、发布顺海声明。收回丧失的海权等
1978~-2001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海洋运榆业、船舶制造业、海上石油业、海洋生态等海洋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注重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科技,向深海、极地领域进军
2002~2011提出“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理念,积极开展与世界大国的合作、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以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合作的领域主要是环境保护,海洋防究减灾等低敏感领域。此外,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指导下,中国权极推进海洋领域的管理和立法工作,以便接轨国际
2012年~至今海洋强国战略,其内容包括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和陆海经济-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海洋经济战咯,以建设与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为核心的海评安全战略,“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战略,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全球蓝色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重点的深废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战略

——摘编自王琪曹文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洋战略变迁的制度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海洋战略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海洋战略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党的十八以来我国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指出出兵新疆是当务之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怕亦未能晏然。”据此可知,在左宗棠看来(       
A.新疆防务和东部海防同等的重要B.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复新疆
C.收复新疆关乎国家领土主权完整D.新疆建省是渡过危机的关键
2024-04-09更新 | 274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李鸿章曾说,与法国作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为今之计,不如款以保和”,以致清朝政府的抗法一直战和不定,时战时和,埋下了中法战争仍走失败老路的伏笔。据此可知(       
A.清廷战略指导思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B.战争全过程清军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C.中法战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清政府传统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34年,英国公然在广州设立了第一个“英国邮局”,开外国侵略者在华开办邮政之先例。这种邮局被软弱的清廷称为“客邮”。据不完全统计,到1918年止,各国在华“客邮”机构已达340余处,其中最多的是日本和俄国。

中法战争前后,中国爱国士绅纷纷呼吁自办邮政抵制“客邮”的侵略。这一主张首先在台湾得到实现。

中法战争后,清廷在台湾设置行省,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刘到台后,鉴于旧式驿站靡费公款,效率不高,遂筹办新式邮政。18883月,台湾邮政总局在台北成立,并公布了台湾邮政章程。它将驿站改造为邮站,以台北为中心,向南到恒春,向北经基隆达宜兰,全长869华里,中间分设正站、腰站、傍站,限程递送,并设有“南通”、“飞捷’两艘邮轮往来上海、福州及台湾各港。18885月,台湾邮政总局发行了专供官府寄递文书贴用的“台湾邮票”和专供商民使用的“邮政商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独立自主兴办邮政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独立自主兴办邮政的历史意义。
8 . 19世纪后期。美国外交官田贝说:“在中国方面更没有梦想到战争,它用骄满的外壳封包着自己没有想到倭人胆敢来攻击它、它以四万万人口对抗四千万人口……他们全是东方国家,似乎没有战争的理由”。田贝的言论(     
A.印证了甲午战争中国准备不足B.折射出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C.表明东亚宗藩体系的彻底瓦解D.见证了中日战争美国偏袒日本
9 . 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10 . 1889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在《复陈议办铁路折》中指出应先修筑东、西两条国防铁路干线:东线自天津出山海关至黑龙江,复修支线至吉林宁古塔;西线自陕西、甘肃至伊犁,复修支线至南疆喀什。1907年,邮传部奏《筹画全国铁路轨线折》更是明确了这一原则:“就今筹之,当首定京城为轨枢,而区分海内诸轨为东西南北四大干。四干既定,循而求枝”。这些规划(     
A.体现了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B.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
C.使得边疆地区得到充分开发D.表明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