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第一款约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日本此举旨在(     
A.帮助朝鲜恢复独立B.遏制英法俄在朝鲜的势力
C.加强对华资本输出D.为进一步地扩张扫清障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中国被迫开放了大批商埠,均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开放,这些商埠被称为约开商埠。在约开商埠中,列强往往以土地永租的名义占有租界,并掌握租界内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成为国中之国。即便是租界以外的地段,由于条约限制,中国地方政府也很难行使完整的管理权。

——摘编自汪国华《晚清自开商埠成因及特点刍议》

材料二   鉴于约开商埠的危害,有人主张自开商埠,以使利权不致外溢。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之势,还要偿付巨额赔款、借款,总理衙门奏称计惟添设通商口,藉裨饷源。1898年,清政府为隐杜觊觎,保全主权,而下诏自开商埠。此后,济南、昆明等内地城市相继开放。在自开商埠中,清政府不准列强设立租界,商埠管理权完全由中国地方政府行使。昆明开埠后出现了数十个大型商业行帮,有店铺数千家。济南自开埠至辛亥革命,共出现了16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邮政、电报、电话一并设立。有些城市开埠后对市政进行法制化管理,城市生活也趋于文明卫生。

——摘编自张践《晚清自开商埠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约开商埠与自开商埠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3 . 1897年,部分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老兵想移民美国夏威夷,对此,美国夏威夷海关官员多次拒绝其上岸,几份美国报纸也对此表示谴责。此外,《纽约先驱报》发行人詹姆斯登也表达了对日本移民大量涌入夏威夷的反对。据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     
A.引起了各国对日本的谴责B.影响了日本的国际形象
C.赢得了美国对中国的国情D.改变了中日的军事实力
2022-12-23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材料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哪些抗争。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内容出自哪一纲领性文件,并说明其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5 . 《哈佛中国史》在评论某条约时说:“此条约对日本的让步,打开了中国对外国工业投资和经济帝国主义的防洪闸门。”“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目前的形势告诉我们,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行动,震动了全中国与全世界。……

因此,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摘编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9459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策略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此“策略路线”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表现,并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3-08-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894年7月,日本的福泽谕吉发表文章,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是一场“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此外,他还在文章中分析了战争采取的策略等。福泽谕吉此举旨在(     
A.揭露晚清朝廷反动的真实面目B.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为日本的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D.扩大民主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8 .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材料中所指的战争(     
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C.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9 . 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签订中俄《改订条约》B.在新疆设置行省
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D.设伊犁将军辖区
10 .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2022-10-26更新 | 721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