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新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2-17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扩张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像为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官员们竟随意挪用海军建设的军费,大肆挥霍,导致燃料、弹药极度紧缺,北洋舰老化却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不断削减军费预算。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准备严重不足的中国早已注定损失惨重。

——摘编自《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欧洲反法西斯的战争不同,欧洲有很多国家参战,而中国作为东方大国,与日寇奋战14年之久,历时最长,又几乎是独撑东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支主力军,地位显著。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对敌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敌伪军170多万;连同国民党正面战场,击毙、打伤、俘获日军共250多万人,超过美、英、苏消灭的日军总和;日军总兵力的2/3被牵制在中国。

——摘编自薛红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推动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给你带来的启示。
4 . 据载,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当地民众请巡抚唐景裕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万姓不服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不甘被西方奴役的呐喊B.誓死不屈的民族爱国精神
C.对政府割让台湾的愤怒D.坚决反抗日本的残暴统治
5 .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
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
2020-11-25更新 | 1234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各项中国家主权的不断沦丧
①被迫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
②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③获取了开放通商口岸及内河航行权
④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
7 . 1891年,在检阅北洋海军后,李鸿章在奏折中称:“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仅限于饷力(军费不足),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三年后,他再次校阅海军,上奏称西洋各国船式日新月异,中国自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来,迄今未添一船,恐后难为继。由此可知
A.落后海防观念导致战争失败B.战争赔款导致了海军军费不足
C.军备落后是战败的重要原因D.经济落后阻碍军事现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4年新疆建省后,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到清末,新疆年产丝由过去的30万斤,增加到70万斤。由英俄商人贩茧出国的,每年达到150万斤左右。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疆的工业化进程B.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体现了政府重视边疆开发D.反映了自然经济的破产
2020-06-25更新 | 634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
林则徐“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
李鸿章“新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

A.西方海权观的传入B.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
C.近代化运动的起步D.边疆存在着严重危机
10 . 1887年,黄遵宪写的《日本国志》长期无人问津,8年后,得以正式刊行,并受到清廷各个阶层的重视,几个书局重印了它,甚至光绪皇帝也成了它的读者。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日本改革的成功值得学习借鉴B.肯定了黄遵宪学习日本的思想
C.清政府急需变革的理论和经验D.维新变法运动进入到高潮阶段
2020-06-1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