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中,靠着宗族乡亲关系组织、武装起来的中国军队,只忠于地方领导者个人,毫无正规军的战术素养,甚至“尚未听到枪声就已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图蒙混过关”。这可以说明,晚清时期(     
A.政治统治腐败无能B.中日军事实力悬殊
C.民族危机逐渐加剧D.海军战术僵化落后
2024-03-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
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024-01-09更新 | 40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日人乌足以螳臂相当哉”。战后,《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变革。由此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2022-08-01更新 | 1231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是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B.中国失败具有必然性
C.导致中日海军力量逆转D.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5年7月到1898年3月,清政府先后三次向俄法英德大借政治性外债白银3亿两,加上利息,高达7亿两以上。清政府的做法
A.旨在镇压蓬勃革命运动B.推动民族资本经济发展
C.出于偿付战争赔款需要D.有助解决国家财政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