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______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2024-04-2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   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3 . 下表为中国近代部分铁路修筑信息一览表,表中轨距的差异体现出(     
名称修筑时间(年)路段全长(公里)轨距(毫米)
中东铁路1897—1903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2 4001 524
胶济铁路1899—1904青岛—济南3951 435
道清铁路1902—1907道口—焦作1541 435
滇越铁路1903—1910昆明—河口4681 000
安奉铁路1904—1905丹东—沈阳302762
津浦铁路1908—1912天津—南京1 0131 485
A.近代中国铁路技术的落后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特点
C.列强在华争夺铁路修筑权D.列强工业革命进程的差异
23-24高三上·甘肃·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为1891的揭帖漫画《鬼拜猪精图》。此类漫画在当时(     

A.深受“扶清灭洋”口号影响B.体现了国家意识的高涨
C.易于激发民众的反抗精神D.抨击了洋人朝廷的腐朽
2024-01-04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5 . 如图为1908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局部),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彼此冲突对立B.清廷力拒外资实现铁路国有
C.攫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D.东北地区成为列强在华争夺焦点
2023-12-02更新 | 1686次组卷 | 19卷引用:专题04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8年,《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写到:“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面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专归英国管辖。此外……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又在该界内均可以公平价值择用地段,凿井开泉、修筑道路、建设医院,以期适用”。这意味着(     
A.清政府开始丧失领土、贸易主权B.山东地区变成英国的势力范围
C.英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扩大D.美国放弃了“门户开放”政策
2023-10-07更新 | 387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     
A.维护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B.德俄法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
C.俄日矛盾尖锐D.德日矛盾尖锐
2023-09-28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讲晚清时期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战前,清政府曾一度寄希望于英国帮助调停双方的关系,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宣布中立。本无法置身局外的俄政府内部机会主义急剧升温,他们期待在这场战争中坐收渔翁之利,而德、法最后突然转向支持俄国进行干涉,也是因其利益遭到损害。”材料所涉及的战争(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3-09-27更新 | 38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主要方式
(1)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顺、________,英国租________,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________,法国租广州湾。
(2)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________利权。
2023-09-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6课学习讲义
10 .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阶段

1840—1894年1894—1901年
主要
国家
英法为主,俄美随后除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
特点______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______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间的关系以相互竞争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以及相对落后的俄国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______”的政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______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形成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
认识①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②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这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______为中心到向其他国家转移
③从影响看,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它______了中国的经济和统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2023-09-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五单元单元整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