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1899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政策意见书中写道:“观清国之情势,欧洲列强于清国版图内到处扩张其利益线,终将改变清国地图……不得不断定清国将如彼之犹太人种,国灭而种存。我国亦当预料未来情势,以作尽量扩充利益线之措置。”基于上述判断,日本
A.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中国行动B.开始推行独占中国的政策
C.利用朝鲜问题挑起侵华战争D.加快推行近代化改革运动
2 .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应为
A.瓜分狂潮B.边疆危机C.门户开放D.预备立宪
3 . 如图是19世纪中后期清廷满汉总督人数对比情况图,此如图反映了
A.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B.洋务派实力增强影响扩大
C.清政府治国理念发生变化D.清政府遭遇严重统治危机
4 . 1895年3月,德国同俄国表示:“我们相信,德俄两国在东亚之利益并无冲突之处。因此,我们甚愿常与俄国交换意见。或与俄国采取一致行动。”沙皇尼古控二世顾然接受”德国建议。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德国不满日本侵华行为B.德俄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C.德俄激烈争夺国际市场D.列强勾结谋取侵华权益
6 . 1895年后,清政府大规模向帝国主义银行团借款;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权利;并且,俄国租旅顺大连,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新界。这些现象
A.体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觉醒
C.表明了西方列强放弃了商品输出D.成为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7 . 甲午战后,英法把争办川矿作为第一位目标,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投资,而更多的是政治因素。据此可知,英法争办川矿意在
A.抢占矿产资源B.争夺势力范围
C.进行商品倾销D.加快资本输出
8 .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材料体现出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B.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
C.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D.凭借其经济实力逐渐独占中国市场
9 . 重庆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由此判定,重庆这次起义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5-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面法国《时事画报》刊登的漫画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现象?
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