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三国“干涉还辽”,让李鸿章构思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计划。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莫斯科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后来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20年无事,总可得也!”这反映了
A.清政府达到了“联合沙俄、制衡日本”的目的
B.对外思想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向“以夷制夷”转变
C.清政府对近代外交和对西方侵略的认识水平
D.李鸿章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智慧
2 . 19世纪末,列强争相向清政府贷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谋取高额利润B.扩大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
C.掠夺路矿权D.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
3 . 下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概况。表中现象(        )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
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
英国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A.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B.使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C.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引发D.使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
4 . 1899年,英国与清政府达成一项照会,不将长江流域让与他国。其后英国又与俄国在瓜分铁路利权上达成协议:一、英国在扬子江一带承办铁路之事,俄不阻隔:二俄在长江以北承办铁路一事,英不阻隔。这反映了
A.满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主权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D.列强在华利益之间的矛盾
5 . 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其实质理解最正确的是
A.美国欲想通过强大的实力,分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的矛盾和冲突
C.“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不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彻底瓜分
D.“门户开放”政策意图是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2019-11-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区2015届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898年法国某画报中的漫画,他可看作
A.列强们侵略中国的直接证据
B.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旁证材料
C.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艺术夸张
D.“门户开放”政策的真实写照
2019-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徐汇、金山、松江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7 . 世纪改良主义思想家马建忠主张“借债以开铁道”,认为这是“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取日增之利,偿岁减之息”,是“阳为借债之名,阴收借债之效”。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向外国资本主义借债,利国利民
B.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中国交通业的迅速发展
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8 . 下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某次侵略战争。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接任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该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可能是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900年,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后
C.1905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后
D.1910年,日俄之间战争结束几年之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8年《伦敦新闻画报》报道:“青岛的最后一位中国将军还没来得及结束它启动的防波堤修建工程,工程就终止了。”这主要因为
A.清廷财政拮据B.日军攻占山东
C.德国强占胶州湾D.英国租借威海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