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文章指出,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德国发出侵占信号,俄、英步其后尘,而这一切的自然的后果,便是出现了一个民族自卫的团体。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引发了列强的干涉B.使列强间矛盾激化
C.提升了民族自信心D.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以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和1861年的辛西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由彼此对立开始走上相互勾结的道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利益——统治、剥削中国人民,而当时首先表现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只有这样,清政府才能保住它的统治,外国侵略者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北京条约》刚刚签完字,外国侵略者就纷纷提出帮助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建议;186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借师助剿”的方针,英法两国公使也向清政府宣布放弃“中立”,“帮助官军”镇压太平军,中外反动势力由此正式勾结起来。

——摘编自范卫平《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材料二1900年,某英国侵华代理人曾总结道:“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之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

——摘编自吴民贵《慈禧太后与义和团——兼与丁名楠先生商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作用。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义和团运动发生以后,当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就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斗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看法梗概如下

赵振认为,义和团民众只不过是一群“眩于端王等之权利,惑于拳师之奇术,垂涎人之财帛”而起的“乱民”,他在《说败》一文中认为,义和团运动非为“雪国之耻”的举动。麦孟华认为义和团为一群“愚者”,其“贸然排外”的野蛮之举,是因其不知中国衰弱是“国政之腐败”造成的,因而,义和团“惟愤外人之逼迫”,这与时势是相悖的。黄遵宪也撰文指出,义和团是“无端桴鼓扰京师”,称其为盗匪。

他们认为,只有“采行外国之政治,仿效外国之工艺,延请外国之人士,输入外国之文明,不以外人为仇,而反以外人为师者”,才是“智者”。在这里,他们以“学习外国与否”作为评判智愚的标准。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知识分子的看法中提取一个观点,并概述和评价该观点。(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观点,对观点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费,清政府接受地方官员的建议,开征厘金。户部初定的费率为“百取其一”,但各省督抚和统兵大员们以“就地筹饷”为名各行其是,厘金抽取的费率低的仅有0.45%,高的则达10%之多,抽取办法也是五花八门并无规制。这表明(     
A.开征厘金解决了军费问题B.地方督抚的离心倾向加剧
C.清王朝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太平天国加速了清朝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99年,在慈禧太后的鼓励下,拳民们在中国北方发起了一场暴乱,屠杀外国人、中国基督徒和与外国有联系的中国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清政府发动的反帝运动B.以反封建为其斗争目标
C.有一整套合理的斗争策略D.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2022-05-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额敏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848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400余起。其间,中国民众散发的反洋教的揭帖、公檄和呈文,几乎每篇都把无父母、无祖宗、无神灵作为基督教的第一罪状来予以斥责。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外民族矛盾趋于激化B.农民阶级缺乏先进思想指导
C.传统文化对洋教的排斥D.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比较深远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初年,河北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山水寨,即靠山的入山扎寨,邻水的入水结寨。这使得女真骑兵难以进攻。保有山水寨的抗全义军一般来说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而当时更为普遍的抗金斗争形式则是随处可见的民间自卫武装一忠义巡社。“巡社”是河北人民在金军入侵以后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地方武装,“恩、冀之间(今邢台、衡水一带),农民自制弓箭,保护一方,谓之巡社”。宋高宗建交元年(1127年),户部尚书“建言河朔之民愤于贼虐,自结逛社,请……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乃以‘忠义巡社’为名”,同时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训练、管理制度。当时的忠义巡社不只乡村有,城镇也有:“其坊郭民户巡社,并依乡村巡社法施行,并以忠义强壮为名。”

——摘编自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鸦片战争之后几十年间,列强殖民侵略和西方教会恃强扩张的必然结果。虽然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反抗欺压、抵御外侮的精神,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持,也迫使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义和团是华北民间各种拳(刀)会与秘密教门的多元融混,其组织和活动形式中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但未把工具和运用工具的人加以明确区分是义和团的不足。

——摘编自彭淑庚《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初年的忠义巡社和晚清义和团的相似之处及二者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2022-10-0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乾隆皇帝尚可将要求通商的马嘎尔尼送出国,但半个世纪后拥有蒸汽机的西方厂商们则成为天朝无法拒之门外的不速之客。

——摘编自《透过一战看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打开中国大门的是哪次战争?指出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先进中国人在“救国方案”上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