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英国人赫德评价义和团运动:“不论中国哪一部分领土被分割去,都必须用武力来统治。像这样,被分割去的领土越大,治理起来所需的兵力就越多,而骚乱和叛乱的发生就越是确定无疑。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就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B.“扶清灭洋”顺应了时代发展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D.阻止了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019-01-30更新 | 1633次组卷 | 28卷引用:易错点02 近代中国的政治-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3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
2020-08-07更新 | 769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场运动中,人们散发的宣传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揭帖。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自始至终得到统治者支持D.达到了中国农民运动最高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 口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政策改为“招抚”政策B.义和团对清朝封建政权的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C.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D.义和团内部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
2022·江苏南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是1899年翻刻的木版年画《射猪(主)斩羊(洋)图》。年画两边有对联:“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身穿红色官袍的清朝官员正下令行刑。这幅年画
A.表明义和团运动得到清政府支持B.体现反侵略求民主的时代潮流
C.有利于扩大反洋教斗争的影响力D.寓意列强四分中国的企图破产
2022-04-15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与列强合作。后来,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形成“东南互保”协议,虽未签字,但是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进一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C.激发义和团反抗西方列强的爱国热情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1-11-17更新 | 662次组卷 | 14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5讲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义和团揭帖,大多以精于象纬之学、料事如神的预言家《刘伯温碑记》的形式出现。图4所示揭贴部分原文为:“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和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义和团揭帖
A.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B.利用揭帖广泛的发动人民
C.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D.主张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2022-05-06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矣。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
A.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英国人赫德指出,“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后,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赫德意在说明
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反近代化B.“瓜分一事,实属下策”
C.武器落后导致义和团运动失败D.义和团运动鼓舞了反清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