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
2021-08-08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1“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口号与时代流行语
2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2020-01-17更新 | 714次组卷 | 4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学业考试质量抽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晚清某告示写道:“窃有天主教,由咸丰年间,串结外洋人,祸乱中华,耗费国帑……今以上天大帝垂恩,诸神下降,赴垣设立坛场,神传教习子弟,‘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该告示出自(     
A.太平军B.维新派C.义和团D.革命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10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 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中体西用”C.追求民主共和D.“扶清灭洋”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沉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该观点
A.反映了士大夫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据专家统计,1900至1911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发生民变1300余起。如图。这些斗争反映了(     
A.民族矛盾空前激化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C.阶级矛盾空前激化D.同盟会的领导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义和团运动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句话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A.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B.推动了清政府的洋务运动
C.使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侵略中国的企图D.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嚣张气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传教的事件。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失去统治合法性B.义和团运动已深入人心
C.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D.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