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阴影部分为近代一场运动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场运动(     
A.缘于《辛丑条约》激化了民族矛盾
B.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C.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帝
D.使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开始改变
2 .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反映传统运输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805次组卷 | 33卷引用:【寒假分层作业】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上)-第05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的传教活动。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的对外妥协政策B.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
C.中国民众民主意识觉醒D.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2021-11-21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复归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该学者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具有反帝爱国的精神B.较改良派更加的激进
C.无法超越阶级的局限D.与以往农民运动无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期间,慈禧采取了两面手法。一面煽动盲目排外的狂热情绪,与义和团配合进攻东交民巷;一面又通过清廷驻外公使向列强表白:“照前保护使馆,惟力是视。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指令荣禄“明攻暗保”,还派官员到使馆慰问。这说明(  )
A.义和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义和团成了清廷利用的工具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农民运动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再致割地赔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学者提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从正反两方面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但这一发展主要不是来自义和团运动的成功,而恰恰是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义和团运动
A.沉重打击了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为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奠定阶级基础
C.被镇压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D.暴力革命方式被孙中山继承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下)》记载到: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者的。但是,在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自胶州湾事件以来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这则材料的主要强调了(     
A.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B.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C.反割台斗争的民族气节D.辛亥革命的积极性
9 . 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缩小了战祸的范围,具有遏制侵略的作用
表明了中央权力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
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新政C.义和团运动D.东南互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8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