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期间,慈禧采取了两面手法。一面煽动盲目排外的狂热情绪,与义和团配合进攻东交民巷;一面又通过清廷驻外公使向列强表白:“照前保护使馆,惟力是视。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指令荣禄“明攻暗保”,还派官员到使馆慰问。这说明(  )
A.义和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义和团成了清廷利用的工具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农民运动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再致割地赔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史料一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翦伯赞《义和团》(1958年)

史料二 义和团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出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92年)


(1)根据史料一、二指出义和团所体现的精神。
(2)史料一、二中两位史学家在评价义和团的方法上有何不同?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上评价方法不同的原因。
2022-10-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义和团运动评价
(1)进步性: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存在明显的______行为;由于没有______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______的深渊。
2022-10-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义和团运动结果及其原因:1900年8月,在______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6 .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______
7 . 义和团运动口号:“______”。
8 . 义和团运动背景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直接原因:______斗争的兴起。
2022-10-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方义和团的带动之下,南方也兴起了一股反教会的浪潮。一时民情惶恐,商贾裹足,百业萧条。仅 1900年2至4月,"东南诸务损失至少数十万",在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有时评认为与外国人"互保"之约,"虽用以自全,而国亦蒙其利矣。"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     
A.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B.使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为满清统治延续提供了时机D.使南方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2022-09-26更新 | 98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义和团运动
背景
民族矛盾《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宗教矛盾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刺激因素德国强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经过
兴起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发展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失败①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义和团;
②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③后来,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评价
积极①具有强烈的_____倾向;②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外国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局限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2-09-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