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2023-06-21更新 | 4493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先进性B.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是不平衡的D.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山西票号整理的全国各地主要用银单位
地区天津广州上海西安云南长沙金陵武汉
单位化宝纹(番)银豆规公估纹银票锭项银项化估宝

这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严重B.发达省市率先脱离清廷
C.实业救国思潮影响金融D.战争导致金融市场紊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万国公报》是近代著名的报刊,以介绍西方、宣传西学著称。1874——1883年,该报总发行量约5万册。而1897——1904年,该报每年发行量都在4万——5万册。《万国公报》发行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推动B.洋务运动的逐渐发展
C.清末新政的开展D.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德华.卡尔批评李凯尔特将历史中的特殊与一般完全对立,他说:“语言的运用本身使得历史学家就像科学家一样,要从事于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截然不同,而两者又都是独特的。可是历史学家却管两者都叫战争。”翻翻我们的历史著述,不是充满着诸如“皇帝”“农民”“战争”“革命”之类的概括用语吗?

——摘编自张耕华《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

请任选一个能概括一类历史现象的“概念”,并结合史实论述其特殊性与一般性。(要求:不能选择材料中已有的概念;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2023-11-11更新 | 267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3(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传统中国,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组织结构上都以宗法关系统领,也就是“家国同构”的格局。反洋教运动在“庚子国变”期间达到巅峰,正由于乡民的思维意识在“家国一体”和“忠孝合一”的精神架构中完成了由“家”到“国”的转变,继而从“保家”意识发展为“卫国”行动。这一变化(       )
A.加快了辛亥革命的爆发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D.反映了民众国家意识的觉醒
2024-03-07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0年月8日至10月22日,全国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南洋劝业场场地,参照奥运会模式,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全国性的运动会。上海《大同报》当期发表评论说,“他日者倘得于全球运动会而获优胜,则红旗奏凯,万国欢迎"。材料反映了(     
A.中国近代体育建立B.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就
C.革命精神融入体育D.体育强国理念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7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没有组织而左右舆论的政治派别。一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任的士大夫,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内恤民愿,外争国权,以经世匡时为己任,屡上封事,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称。“清流党”的出现
A.体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B.表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升级
C.是适应现实需要的自救行为D.遏制了晚清王朝的吏治腐败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耻地理教育是近代新名词。1905年学部审定的《最新地理教科书》将失地、领事裁判权与国耻相联系,强调了失地丧权的严重危害,这是地理教材第一次引入“国耻” 概念。而“国耻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08年上海《浦东中学杂志》登载的《国耻地理记》。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要求学生在“实地观察”时必须运用地图,同时还要“填注暗射地图及习绘地图”,中华书局则立即在历史教材中添加国耻地图。1913年《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中插入历代沿革地图,昔日辽阔疆域与近代大幅沦丧形成强烈反差,极大   地渲染了民族屈辱。1915年,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请人演讲《国耻地理》,从“租界胶济湾”、“筑路权”和“采矿”展开,并谈及东南沿海与内蒙古要地,希望学生密切 关注海防、边防。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还建议教育部应向民众普及国耻地理,   唤醒国民的国家意识。1924年有人将旅顺、大连纳入歌词之中;1936年版画家罗清桢创作的《准备武装收复失地图》,对“东北四省”“华北五省”和“外蒙”屈辱失地进行了刻画。国耻地理教育让各界逐渐意识到必须通过“牢不可破的团结”才能实现领土完整的 真正捍卫。受激励而走上救亡图存、雪耻复土道路的学生、民众不计其数。时至今日,丢藩失地、丧权失利等近代屈辱历史仍是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摘编自熊斌《因应与强化:近代中国的国耻地理教育》

(1)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的内容并概括其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不断发展的因素,分析 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4~1885年,清政府内部发生了关于国防战略问题的激烈争论,主要有三派不同的看法,李鸿章等人认为:“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当前以海防为急务,西北边塞战守现有边界,且屯且耕,不必急于进取”。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海疆之忠,不能无因而至,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目前之计,尚宜全力西征,但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张璐漫《晚清国防战略转型研究》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派提炼其国防战略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或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