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末中国先进分子将“华盛顿建国”与中国“汤武革命”对接,称“华盛顿为尧、舜、汤、武合为一人,然西方之圣者”。20世纪初年,革命派则致力于打造千千万万个“国民华盛顿”。由此可知,华盛顿形象的变化(     
A.折射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体现出美国政体逐步发生变革
C.说明了民权理念深入人心D.表明了帝制观念失去社会基础
2024-02-23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2年,英美烟公司在上海建厂后,在没有任何条约根据的情况下,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为农民免费提供烟种、肥料、传授技术等服务,并高价收购烟叶。此举意在(     
A.消弭人民反抗情绪B.损害农业经济稳定
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D.强化经济依附关系
2024-01-28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记》记载,“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也有“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之说。墨子也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论语》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认为礼的运用王和谐,认为先王的治国之道是最好的。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目,冲气以为和”,认为和谐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指天体运行是没有终止的,不因外界事物干扰而屈服,君子也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永不停息。《孟子》记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

——摘编自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材料二   国传统文化发展到近代不得不发生深刻的变革。由于中国的大门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打开的,外来文化的涌入使时人一时难以阻挡,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的讨伐声中,匆忙转向新文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急迫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遇到的近代危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文化批判的功利色彩较浓,文化自觉运动的参与者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对传统文化简单否定的倾向。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鸦片战争后的民族救亡,是循着“利器”到“改制”和“化教”的程序进行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文化变革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人们“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拯救民族危亡”的简单思维习惯。

——摘编自蔡雅娟《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先哲思想体现的社会价值观,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特点,并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3-09-27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黄河的治理]

材料一清朝康熙初,黄河几乎年年决溢为灾,与黄河相通的运河河道也受淤积破坏。康熙十六年,安徽巡抚靳辅任河道总督。靳辅深入了解黄、淮河道堤防的现状和发生水患的原因,认识到运河河道的畅通与黄河下游河道的整治关系密切,主张把运河和黄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彻底的整治。他们把清江浦以下至海口这三百里河道的疏浚筑堤作为治河的第一步。在疏通了下游河道以后,就转入堵口工程,使黄河归入正流。到康熙二十七年,黄、淮故道已先后修复,运河的漕运也畅通无阻,黄河、淮河、运河都出现了清初以来少有的稳定局面。靳辅的治理也只限于下游河道的工程防治,并不能减少中游地区的来沙,到乾隆以后,黄河形势更是日渐恶化。

材料二清末以来,水利学界的代表李仪祉把西方近代技术和中国传统的治河经验结合起来,对黄河的治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主张在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减少泥沙的下泄量;同时在各支流上建拦洪水库,以调节水量,并且在宁夏、绥远(今内蒙古南部)、西、陕西各省黄河流域及各省内支流广开渠道,以进一步削减下游洪水。 对下游的防洪,他提出两点具体方案:一是开辟减河,以削减异常洪水;一是整治河槽。

——以上材料摘编自葛剑雄著《黄河与中华文明》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清代靳辅治黄的成效和局限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治黄思路的差异。
2023-09-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起点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以来,各种新式社团纷纷兴起。这些新兴的近代社团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型:以传播民主思想为宗旨的政治性社团;以讲求学问为宗旨的学术性社团;以革除落后习俗为宗旨的公益性社团等。这些社团的成立(     
A.适应了革命转型的需要B.意在推行清末新政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解体D.受到西学传播影响
2023-09-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2023-06-21更新 | 449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2年,梁启超发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一文,公开宣布放弃保教主张,提出教不必保,也不可保,“自今以往所当努力者,惟保国而已”。同时,在写给老师康有为的信中,梁启超也明确反对劝设孔庙,认为此举“徒为虚文浪费金钱而已”。由此可知,梁启超(       
A.否定变法的必要性B.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C.传播西方民权思想D.探索救国的新道路
8 . 严复指出,“盖母健而后儿肥,培其先天而种乃进也。”陈撷芬于1902年《女学报》上发表《论说:论女子宜讲体育》一文,指出“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男女一样。”此观念(     
A.反映了政府重视体育强国B.意在解放女性实现男女平等
C.促进了重体轻文思潮盛行D.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2023-05-14更新 | 467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材料二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 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 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 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注】每课课题之下所列,为本课子目内容。

——据2019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中一个单元,自拟合适的学习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阐释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2023-04-21更新 | 59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4年,美国拒绝修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在此背景下漫画《龟仔抬美人》问世(见图),漫画中四个乌龟抬轿子,轿子里面坐着一个洋小姐。当时,广州的出行工具是轿子,漫画告诫轿夫谁也不要抬她。这幅漫画有助于
A.塑造积极进取的国民精神B.鼓舞广大民众反帝斗志
C.深化西方民主的理性认知D.促使清廷转变外交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