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年份书目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
总数占比总数占比
1896年《西学书目表》259种73.6%93种26.4%
1900—1904年《译书经眼录》164种33.4%327种66.6%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 . 梁启超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写道:“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梁启超首次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很快被时人所接受和使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中国人民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西学东渐”使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广泛传播
3 . 1870年清朝发生了震惊一时的天津教案,天津法国教堂的传教士因迷拐幼孩等一系列罪行,激起民变。法国领事持强开枪行凶,导致众怒不可遏,将其打死。这一事件(     
A.揭开了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序幕B.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体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
2024-03-2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最初是一份教会报纸,后由于大力宣传西学,倡导中西并重思想,报纸销量大增,1889年共印10529份,1895年达20000余份,1898年共印39000份,但此后,销量不断下跌,最终于1907年停刊。要研究《万国公报》销量的下跌乃至停刊的原因,最应该考察(     
A.时人救国思想的变迁B.戊戌政变的影响
C.外国传教士在华人数D.国内的经济状况
2024-05-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盐商是清代最有实力的商业集团,有人通过对两淮盐商实得、应得利润的估算,认为“徽商在两淮盐运业的实得利润,不到其应得利润的40%”,到道光咸丰年间,这些腰缠万贯的盐商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其主要原因在于
A.长途贩运中商帮的竭力控制B.政府和各级官吏的压榨盘剥
C.官营盐业不及私营盐业发达D.太平天国垄断了两淮盐运业
6 . 20世纪初清廷历史教科书《最新中等法国历史教科书》中记:“路易十五世王敞浪豪荡,政府负债如山,纸币过多,不旋面成恐慌时代…路易十六世王赋款不公、苛征庶民…最终造成了乱民大起。由此可知
A.清末教育改革取得一定进步
B.该书全面记述祛国革命原因
C.政治变革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D.传统的史学课程已经被取代
2019-11-0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社会提倡使用国货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