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孙中山在回顾其革命历程时曾指出,在1895年广州起义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1900年惠州起义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戊戌变法对民众的思想启蒙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廷在新政中立宪骗局败露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2024-03-25更新 | 52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源于朱元璋反元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1905年又将“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
A.具有种族革命的倾向B.带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C.追求民主革命的目标D.倡导各民族一律平等
3 .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筹划了数次反清起义,但国内几乎没有同情者;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总,恨其事之不成矣”;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全国久盎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这一过程表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中国革命领导阶层发生了变化
C.民众逐渐认同革命是救国手段D.找到中国革命依靠力量
2019-12-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