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895—1898年,万元以上设厂资本总额1990.6万元,其中纱厂创办资本219.9万元,占全部创办资本的11%,而1905—1908年万元以上设厂创办资本总额7661.1万元,其中纱厂创办资本514.1万元,约占7%。清末设厂资本变化表明(     
A.重工业占据了主体B.投资设厂行业得到扩展
C.纱厂发展开始放缓D.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2 . 1883年7月11日的《申报》第六版有一条缠脚药的广告,说此药“不但能使脚易小,并可免缠紧胀痛”;而在1908年6月24日的《申报》第七版中有一条《放脚妇女》的广告,其中说道“现在开放时代,妇女不尚缠足”。这一变化反映出(     
A.封建制度的崩塌B.女性生存状况的变迁
C.社会结构的变动D.女性成为改革的先锋
2023-11-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章炳麟(1869~1936年),原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馗书》,是章太炎第一本系统涉及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专著。1904年,他对其进行了修改并再次出版。如表为其两个版本中的叙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刊行时间论断内容
初刻

1900年

震旦之共主,非仲尼之世胄则谁乎?
家天下则帝孔氏,百世丕天之大律。
仲尼横于万纪矣。
重订1904年孔子名过于实。“孔氏闻望之过情有故”,其删革六艺的卓越成就,乃老子、墨子不屑之事。
孔子道术皆不及孟荀。《论语》阐述的义理不明,《三朝记》(记录孔子与鲁哀公问对的著作)则自相矛盾,前后冲突,故“夫孟、荀道术皆踊绝孔氏”。
孔子非圣人,与汉之刘歆一样,乃良史也。

——摘编自余艳红《传统、现代与现代之后:章太炎的思想世界》

指出章太炎对孔子评价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11-14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这一时期官费留学生回国以后成为著名人物的有:留美的詹天佑、唐绍仪等,留欧的严复、萨镇冰、刘步蟾等。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

——摘编整理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小国日本。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此后又令各省督抚遴选在职官员及学生送日游历游学,并颁布了有关的鼓励章程,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1896—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000多人,60%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科目选择法政科和师范科。留日学生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如黄兴、宋教仁、陈独秀、蔡元培、蒋志清(蒋介石)等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和骨干,跟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腐败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编自彭洁《简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后的留学活动较之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留学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5 . 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主张: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炮利,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培养经济人才。11月制定的《兴中会章程》中则写到:中国积弱,非一日矣……庸奴误国,荼毒苍生。这一变化反映了(     
A.檀香山华侨对孙中山的影响B.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快革命进程
C.“三民主义”成为了指导思想D.孙中山对国情认识加深
2023-09-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概述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经济与思想文化方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023-05-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全国联考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革命之初,孙中山、邻容等人都曾将“均贫富”视为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思想被革命者放弃,“天下为公”思想开始成为革命的主导思想,要通过经济平等、权利平等、文化平等、性别平等来达到“世界大同”。这一变化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     
A.对苏俄革命道路产生了认同B.注重政党理念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C.具备了现代国家的政治理念D.希望借助传统文化寻求变法维新
8 . 清朝末年,社团勃发成为一时之政象。它们的存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及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材料中的变化曲线图指出,清末学会组建的两个高潮分别出现在什么时期?
(2)图中学会数量出现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学会重要创办人梁启超、孙中山两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所做出的突破性贡献。
2022-11-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该表客观上反映了(     
A.西学译著是宣传西学的主要途径B.民众为爱国救亡开始进行积极探索
C.西学东渐的潮流开始发生重大变化D.民族危机引发对制度的深刻反思
2022-11-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晚清史官恽毓鼎(1862-1917)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初一日的日记中写道:“近来新学盛行,四书五经几至束之高阁……(考生试卷)且多为随手掇拾,绝无靠义理发挥者,大有如不欲战,不屑用心之势。”据此可知,该史官(     
A.对士人堕落深感羞愧B.对政府改革科举不满
C.对时局变化感到无奈D.感慨自己的前途渺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