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期,湖北新式教育发展快速。1903年,湖北已有留日学生91人,两年后激增至1700余人,湖北还向欧美各国派遣了一定数量的留学生。以至于慈禧太后1907年说:“造就人才的是湖北,我所虑的也在湖北。”由此可知当时(     
A.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B.民主思想的传播威胁到清统治
C.清政府改变了鼓励留学的政策D.清末新政受到知识界普遍拥护
2 . 1881年,首批留美公派学生因逐渐洋化,被清廷视为大逆不道而提前召回;1905年后,新式学堂毕业或留学回国的学历却成为进入仕途炙手可热的凭证。这一变化(     
A.促进了清政府全面推广新式教育B.导致民主科学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清政府统治需要D.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3 . 晚清史官恽毓鼎(1862-1917)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初一日的日记中写道:“近来新学盛行,四书五经几至束之高阁……(考生试卷)且多为随手掇拾,绝无靠义理发挥者,大有如不欲战,不屑用心之势。”据此可知,该史官(     
A.对士人堕落深感羞愧B.对政府改革科举不满
C.对时局变化感到无奈D.感慨自己的前途渺茫
4 . 辛亥革命
背景
(1)民族危机:1901年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组织基础:兴中会、________成立。
(3)军事基础:________
(4)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平均地权。
(5)思想基础:革命思想的宣传,“________”的提出。
(6)客观条件:“________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结果: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成立________。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________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产生。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的威胁利诱:攻陷汉口、汉阳,武力威胁革命势力;诱使革命党人和议;对清政府施压。
②英国等列强的支持。
③孙中山妥协退让:只要________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世凯做大总统。
(2)结果
①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
②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
(2)制定机构:________
(3)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________;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________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革命。
(2)功绩
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共和政体。
②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④风俗文化:促使思想文化和________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局限
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②缺乏一个能够提出________、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________的领导。
易错陷阱:
(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2)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2022-09-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20世纪初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要抵御列强的侵略,就要推翻腐朽卖国的清朝统治,于是,“大倡革命排满”。而在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则明确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五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这一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B.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且曲折
C.民族和民主意识的开始觉醒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

——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央集权走向崩溃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的非统一政治格局,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最直接原因之,日相伊藤博文在分析甲午战争时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则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则诚十余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焉?”在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权力努力的目标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扩大,而不是以生产活动促进国内市场形成。像机器局、船政局这些地方机构,都是由督抚经办且各自为政,这种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张玲玲《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
7 .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造反,城市市民常常成为农村反抗的对象。而到了20世纪初,民变常常城乡互动,其中既有旧的力量,也有新的力量,而且彼此呼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清政府损害了城乡民众的根本利益
C.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D.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协调发展
2020-03-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0届高三3月在线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春

——摘自《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2019-11-1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9 .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源于朱元璋反元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1905年又将“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
A.具有种族革命的倾向B.带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C.追求民主革命的目标D.倡导各民族一律平等
10 .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