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这一时期官费留学生回国以后成为著名人物的有:留美的詹天佑、唐绍仪等,留欧的严复、萨镇冰、刘步蟾等。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

——摘编整理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小国日本。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此后又令各省督抚遴选在职官员及学生送日游历游学,并颁布了有关的鼓励章程,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1896—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000多人,60%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科目选择法政科和师范科。留日学生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如黄兴、宋教仁、陈独秀、蔡元培、蒋志清(蒋介石)等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和骨干,跟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腐败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编自彭洁《简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后的留学活动较之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留学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