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如表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包括(     
武昌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①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                    ②都通过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③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④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912年 2月 12日),清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但在博物院典藏的清代档案中,发现一件进呈给溥仪的奏折,时间标注为“宣统十六年七月”。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宣统朝只有三年,应该是清政府官员误植年代的奏折
B.清帝虽退位,政府仍同意其继续使用帝号和原有纪年
C.洪宪帝制时,为获满族支持而以宣统纪年进呈的奏折
D.满洲国成立,其政府官员上奏给溥仪,故以宣统纪年
2023-01-15更新 | 33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2年2月9日,《真相画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画中鹬蚌的旁边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了日本人和西方帝国主义势力,该漫画意在说明(     
A.宋教仁与袁世凯矛盾重重,美、日借机加紧侵华
B.“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对华的争夺与控制
C.南北双方应停止争斗,避免列强坐收渔人之利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
2023-01-12更新 | 870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测试(一)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1912年9月29日《民权画报》漫画《去年、今日》:画中主人公黎元洪从“去年”被革命党人逼迫就任军政府都督的旧军官摇身一变为“今日”的民国临时政府副总统。漫画表达的主题是(     
A.称颂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B.揭示民国共和政体的脆弱
C.表达对革命领导权的关注D.告诫袁世凯切勿复辟帝制
5 . “朱老总”是公认的中国红军之父,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1909年初朱德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从特别班提前毕业,10月参加云南“重九起义”,树起了“汉”字大旗;1915年得蔡锷将军密信,带兵在蒙自通电全国,宣布讨袁。在这一段经历中,“朱老总”参与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1915年朱德任支队长时的照片
A.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B.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D.直奉战争和“中原大战”
6 . 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安格联让多地海关税务司把海关税款以总税务司的名义存入汇丰银行,他还宣称“让税款跑到革命党的库里去是不行的”。安格联的这一做法(     
①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②意欲攫取中国的海关税款
③打算武力干涉中国的革命   ④造成革命党人的财政困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8 . 1911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称“此次革命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伴”,建议在京“各领事目下须以实在政府待革命”。英国外交大臣的上述举措(     
A.说明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B.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便利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9 . 20世纪初创刊的《少年杂志》刊载《亚洲第一个共和大国》《新世界的共和国》和《我国民主榜样》三篇文章介绍某一时事。该时事最有可能是(     
A.清末新政B.民国建立C.新文化运动D.十月革命
2022-10-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10月过程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二者的并峙表现了它们的不同-性,也有对抗性,但这种矛盾反映的是同一个阶级的不同阶层在改革方式和道路上的分歧,对立着的双方都在为沉沦中的中国寻求新的出路……因而又具有同一性。”对两派理解正确的是(     
A.两派都主张推翻君主制度B.两派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
C.两派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D.爱国是两者共同的历史起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