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史料   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种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节选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提取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中国国家治理有哪些史料价值。(请结合题目要求,参照下表中相关示范,在答题纸表格中作答)
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材料一内容“大清皇帝永永尊戴;神圣尊严”、“未奉诏不能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等反映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可用于研究清未预备立宪,认识清朝积极推进预备立宪的真实面目。
材料二内容
材料三内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滦州的东邻昌黎县乡民曾聚众捣毁清政府制盐局,北邻迁安民众曾痛打知县,西邻丰润组成了华北救命军。义和团大师兄张洪一直在滦州北部坚持反政府斗争,滦州起义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东方圣人”、“关东大侠”的吴禄贞、蓝天蔚二人与宋教仁等于1907年在奉天(今沈阳)建立中国同盟会辽宁支部。八国联军由天津东下时,滦州属必经之地。联军所到之处,扶植痞棍,横行霸道……仅自光绪九年(1883年)以后滦境东南频河地区竟有480余村被水湮没。沧桑改易,民无栖止,境内饥荒,富庶气象荡然无存。春苦风而夏苦雨,十年九不收。

——摘编自《滦早志》

材料二1911年10月,清政府为炫耀军威,决定在直隶永平府地界内辖地(大致今秦皇岛、唐山地区),举行新军军事演习(也称“秋操”)。清政府万万没想到,参加演习的部分将士早已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们决定“暗带子弹,相机起义”。正在这时,武昌起义爆发。这一方面打乱了清政府的秋操部署,另一方面也极大鼓舞了滦州准备起义的新军官兵。参与滦州兵谏的20镇各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志同道合,以推翻清廷为目标,密图在驻地滦州举义。12月31日,驻扎在滦州的第七十九标新军公开起义,响应南方革命。1912年1月3日,他们在滦州城举行大典,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北方革命军政府,并通电全国。1月4日革命军乘车西进,准备直捣清廷。于雷庄处被围,大部官兵遇难,起义失败。中山公园的纪念墙上记录了1936年颁布的《国民政府令》:“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摘编自《辛亥滦州起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滦州起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滦州起义的历史价值。
2023-05-10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昌起义前6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法定正式国歌。其歌词出自严复之手,旋律则是由清宗室溥伦之弟溥侗选自康熙、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皇家曲调。歌词:“巩金瓯,承天峙,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译文:铸成金瓯般的国土,承上天的护佑。民众万物皆欣喜欢悦。喜见大众同袍,我们有幸在太平盛世相遇,真谓怡然自得。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川流不息)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正式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种国歌反映出的不同价值导向,指出这种不同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变迁。
(2)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分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并评价其实践效果。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4年,英国政治家索姆杰·宁斯指出:“下院独立不是英吉利法的基本要素。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它由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其中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必将独占全部的权力,我们的政体就会立刻改变。上个世纪行使过下院独立,国王被弑,贵族遇难,建立起世上最坏的民主政体。倘若我们不幸再看到另一个民主政体,同样的混乱肯定会再次发生。”同一时代的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埃德蒙·伯克认为:“成功源自光荣革命,但光荣革命的原则不是变革而是维护传统。传统保障了社会的存在,是社会的基石。”

——方家、张士昌《迈向大众民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材料二   法国的革命者倾慕并效法古代民主,在表面上更忠实于民主的理想,实际上却把民主过度价值化,抽空了它的工具性内涵。在法国革命的高潮,国家政治的基本形态不是国民公会的理性辩论,而是变幻无常的街头民众运动。美国的革命者则出于对精英政治的偏好,对那种直接诉诸民众的民主忧心忡忡,他们基于对集权和压迫的恐惧,设计了一种体现限权、分权和制衡原则的代表制政体,这固然导致了民主价值的流失,但也为治理现代大型民族国家找到了一条非君主制的道路。英国推崇混合宪政的理念,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虚化了“王在议会”的制度,架空了世袭贵族主导的上院,缩短议员任期,扩大选民基础,以渐进变革将传统政治转化为了民主政治。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治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个国家的民主政体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重点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辛亥革命前后,关于如何处理和对待国内各民族间的关系,当时有人撰文:“近日以来,中国所出之报,不下数种,大抵分两种:一主满汉蒙回藏平等,实行君主立宪…。一主驱除满族,由汉人组织民国。”就中华民族认同这一角度而言
A.第一种主张更有价值B.第二种主张成为了现实
C.民族主义思潮不断高涨D.边疆治理思想臻于成型
2020-09-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