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借鉴了当时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诸学说,又依据了各州议院由自由民直接选举、限制总督及州长的权利、强调法治的传统。其稳定性机制在于宪法中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联邦主义原则,其所设计的两院制立法机关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兼顾与平衡各州利益的产物;且许多重要问题都写得很原则或很含糊,因此美国的政治精英可以接照国内社会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生活状况,通过增订宪法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以及实际政治生活树立的先例和形成的习惯,来完善这部宪法的内容,使之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

——摘编自李道摸(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孔庆山《简论美国宪法的超稳定性机制》,王菜宁《美国宪法的历史解读》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各个政府手上废立着,反复着,挣扎着……在南京临时政府诞生前后,革命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承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同共和,就答应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是众所周知的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到反帝、反封建,也没有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帝国主义必须拥有殖民地附属国,发达国家不再允许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它们只需要从属和附庸袁世凯已经承袭了自曾国藩以来的汉族官僚实力,总揽了清廷大权。

——摘编自张燕浅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实行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的渊源及其保持稳定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能实行的原因及其启示。
2021-01-0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