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武昌起义之后,士绅、商会在各革命政权中都占有不少重要职位。湖北广济的农民成立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政党——农林党。妇女们也成立了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党团组织。这表明,辛亥革命(     
A.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B.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C.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D.建立了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2 . 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D.埋下失败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2年2月14日,革命派占绝对优势的临时参议院就建都地点进行表决,开票时计得28票,20票主北京,5票主南京,其决议称:“前经各省代表指定临时政府地点于南京者,因当时大江以北尚在清军范围内。今情势既异,自应因时制宜,定政府地点于北京。”决议中“今情势既异”指(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B.革命派内部分裂非常严重
C.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结束D.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
2022-11-2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段测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提出:“看一场革命的成败与否,关键是要看这一场革命与其物件关系的变化。如果革命战胜了她的物件,她便胜利无疑;如果革命被她的物件所打倒,她便失败而无疑。以此观点为依据可以说明(     
A.义和团运动不具有反帝性质B.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并不是成功的运动D.国民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2022-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主张取消农历纪年,政行公历纪元,他在1912年2月20日的《临时大总统布告》中声明:“现在共和政体业已成立,自应改用阳历,以示大同。”这一改革(     
A.表明孙中山对农业缺乏关注B.反映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说明民国初年习俗严重西化D.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2022-09-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A卷)
6 . 民国元年,时任《东方杂志》编辑的杜亚泉在文章中说“(辛亥革命)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矣”。在民国二年时他撰文指出,“立宪之前途尚远,而寄希望于国民时,已隐约有些不耐了”。他认为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未能充分地发动人民群众
C.功绩与问题并存D.探索出了成功的救国之路
7 . 1912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一),原清朝皇室亲贵宴请北上来京的孙中山、黄兴等人,爱新觉罗·溥伦代表皇族致辞时表示:“从来有非常之人,始能建非常之功,其孙中山先生之谓乎……固由孙中山先生及诸位先生之功,亦由我皇太后皇上至公无私、以天下之政权公诸天下。”这说明,辛亥革命(     
A.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B.借鉴了法国的共和制度
C.具有一定的妥协色彩D.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剧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武昌起义之后,在新疆伊犁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人担忧沙俄乘乱入侵,动员回民响应革命,发动伊犁起义。起义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杨缵绪被推为该会会长,宣布实施五族共和,出示安民。这说明辛亥革命
A.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归属B.推动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
C.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统计,武昌起义半年后,全国报纸由10年前的100多种,陡增近500种,总销数4200万份,这些报刊中,政党和政治集团性质的报刊占主流,报刊可自由发表政见,内容大多是“主义”之争,是各政党不同政见主张辩论、相互攻讦的工具。这种状况的出现反映出
A.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近代化B.人民大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政治理念
C.中国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D.知识分子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1-11-23更新 | 70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老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一些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以下材料可以看出几位学者都认为辛亥革命
观点出处
辛亥革命开创的政治、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郑艳凤《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吴建红《不同视角下辛亥革命史教育价值刍议》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干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卢淦明、李俊宏《浅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贡献》
A.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任务B.与社会主义道路前后相继
C.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D.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