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纪念话语的嬗变】

材料一


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大会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
时间19611091981109199110920011092011109
地点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
出席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朱德等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彭真、王震、方毅、邓颖超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李维汉、王首道等江泽民、杨尚昆、万里、李鹏、乔石、宋平、李瑞环等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
主持人周恩来叶剑英王任重李瑞环贾庆林
讲话者董必武胡耀邦杨尚昆江泽民胡锦涛
《人民日报》社论《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根据《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内容整理而成

材料二   辛亥革命50周年董必武在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了毛主席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上胡耀邦明确指出:“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在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根据《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内容整理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纪念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论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一变化?
2024-01-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救国与救人】

材料一   “国民性”,亦可作“民族性”,是由日语引入的名词,意为一国或一民族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心态文化特征。晚清以来的思想家多借用它来指喻中华民族在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想、情感、意志特征的总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与西方民族接触、对抗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屈辱,痛苦地启发了中国思想家渐次深入地从民族思想、心理这一最隐秘的层面上去寻找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项目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侧重点“今日欲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陈独秀说:“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名与个人主义相冲突,实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本因也。”
内容“国民者,以国为民之公产公物也”。“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就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摘编自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实质,并分析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不同点。
3 . [妇女解放与社会变革]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主张的广泛传播,使得大部分先进知识妇女开始觉醒。一些女留学生在国外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开始创办妇女报刊,自己起来为妇女解放呼喊。当时在上海、北京先后出版的《女学报》《女界月报》《北京报》《上海天足会报》《中国妇人小杂志》《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等妇女报刊,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动妇女参加革命,争取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要求经济自立,争取工作权利;主张家庭革命,革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获得婚姻自由等。这些观点和主张,反映了中国妇女要求冲破封建禁锢、争取自身解放的强烈愿望,汇集成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

——摘编自徐静《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材料二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妇女的“黄金时期”。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她们的经济活动范围因此突破了农业的局限.就业范围也变得广泛起来。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妇女从事洗衣工、守门人和澡堂服务员的工作,她们还涉足理发、缎带纺织、书籍装订、房屋出租、旅馆和酒店的开设、食品的经营出售等几十个行业。在市镇的各行业中,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妇女协助丈夫工作,当丈夫去世后,妇女们便接替他们的工作,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并成为行会会员。妇女无论已婚与否皆可参加行会,有些行会则完全由妇女组成。女匠师、刺绣女工及其他行业的妇女都可以收受学徒。1319年,在伦敦的纳税人记录中,女性纳税人占4%,有些是出租房产的富裕寡妇,也有独立经营的已婚和未婚女性。

——摘编自徐海燕《中世纪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问题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黄金时期”出现的背景。材料二中的妇女活动能否充分说明中世纪后期是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请说明理由。
4 . 湖南、常德位于我国中部,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的近代部分共收录名人750人,其中湖南籍的84人,占同期总人数的11.33%;《人才杂志》编辑的《中共党史人物简介》一书介绍的515位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17.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52名领导人中,湖南籍的有10人,占19.2%;19559月在授予1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湖南籍的3人,占30%,再一次出现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局面。这些人才群体中,有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魏源,有曾国藩等军事儒将,有谭嗣同等维新代表,有黄兴、宋教仁等辛亥革命志士,有毛泽东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摘编自杨金鑫《湖南历史上人才群体初探》

材料二   1949729日,常德解放,称常澧专区。829日,湖南省政府将常澧专区改为常德专区,辖92市。

1958年,全常德专区建立人民公社199个,生产大队2322个。

1968年,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

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4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通知,建立省辖常德市。常德市管辖武陵、鼎城2区及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石门6县和津市市。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58—1988年常德行政体制的变化,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022-05-12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卷(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