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英国,在封建采邑制之下土地并不真正属于任何一个人。随着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英国社会势必要求遗弃早已残破不堪的旧制度,最终挑战封建土地保有制本身。都铎王朝的圈地运动颠覆了中世纪土地产权关系的根基,无疑推进了这一进程,下一步直接指向国家最高立法层面。以1660年议会最终颁布《骑士领废除与补偿法》为标志,英国在法律上清算和废除封土封臣制度,确立完全的土地私有制。其间,议会与国王无数回合的博弈历时近半个世纪,最后终结了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土地混合所有制,代之以产权明晰的私人所有制。

——摘编自侯建新《英国近代土地确权立法与实践》

材料二   清朝前期,“东边外”(奉天柳条边外)是八旗人参山场和军事禁区,其森林产权主要表现为模糊的国有和皇室私有。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移民大量迁入,该地区原有的森林秩序已无法维持。同治十三年(1874),清廷将东边地带全部开禁,准许流民开垦荒地及熟地升科(征税)。光绪时期,清政府在奉东地区设垦务局,丈放八旗围场和山场等官有荒地,允许私人向垦务局自由报领,耕种五年后升科。在此过程中,许多山场森林随着土地丈放被卖给私人。民国后北京政府在东北地区推行新一轮的官地清丈,此前未被私有化的皇室土地和官地继续被转卖。经过多轮“荒地民有化”和“官地私有化”改革,奉天省逐渐在形式上产生了以私有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私有森林产权机制。

——摘编自池翔《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奉天国有林的确权与争讼》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奉天省私有森林产权机制确立的背景及影响。
2023-07-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政府当初以“以工代兵”为计划,以此来达到参战的目的,十几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最终一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中国作为协约国一员,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跻身于巴黎和会和十几万华工的英勇表现是离不开的。也因此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夕,日本四处散播谣言,指责中国在宣战后一心内讧,宣而不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时,中国代表陆征祥闻言立马驳斥日本,说道:“于外长任内,准法使康悌照会,批准惠民公司华工出洋,欧战时在战线中之华工二十万人,掘战壕,搬炮弹,制枪子,无论后方前线,华工均奋勇当先,中国何负于协约?”

——摘编自吴琼《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材料二:英国人视华工为低人一等的苦力,甚至认为华工是不成熟的儿童。英国国会档案记载,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当更大的风险”。虽然他们为英法两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却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得到。1917年5月,来自法国哈维尔港的一份治安报告指出,当地部分法国人对华工不友好,他们甚至聚众反对当地的华工。

1988年法国总统代表保罗·基莱斯在华工纪念仪式上,不仅为华工纪念铜牌揭幕,且向两位健在的华工颁发了法国级别最高勋章——“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成为一战华工纪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7年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并纪念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摘编自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以工代兵”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对华工态度的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洋军阀集团以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为其依靠,即它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还需要借助外国势力的支持。在外交上,历届北洋政府都依赖外援及接受不合理义务,再与英、美、日等国或明或暗地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勾结、历史和地理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力东顾所留出的空档,致使北洋政府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日本从各方面对中国的操纵与影响,在这一时期表现得也极为明显。而列强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在华利益,维护其势力范围,也以经济援助和政治干预等不同手法与北洋政府进行交易。一方面,北洋政府被迫实行的而放性外交引进了外国资本、商品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间接引进了西方文化.这些均有利于北洋政府摆脱财政危机和中国民众思想素质的提高,对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起刺激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外国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和财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中国更难以收回已丧失的主权,致使多次外交交涉均因国力不足而宣告失败。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开放性外交是适应近代国际政治环境必然要求的。

——摘编自王溶《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
2023-07-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政治漫画是关于政治题材的漫画表达,往往带有某种政治目的和鲜明的价值立场,于20世纪初开始见诸中国的报纸和杂志。如图是创作于1918年的一幅政治漫画,其涉及的主题是(     
A.辛亥革命B.军阀混战C.国民革命D.宁汉合流
5 . 时代强音。

口号是时代强音,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以下是小周同学整理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流行的口号   
时代口号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6070年代A
19世纪90年代实业救国;B        ;变法革新
20世纪10年代C          ;德先生、赛先生
20世纪20年代D          ;打土豪,分田地
20世纪30年代E          ;全民族团结起来
20世纪40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F          
问题
(1)请用下列口号将上述表格内缺省部分补充完整。(填写字母)
①扶清灭洋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自强”“求富”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⑤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请根据上述表格内容,完成下列历史表述。
①19世纪四五十年代,经过鸦片战争的冲击,____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19世纪90年代,经过____的失利,维新派提出“变法革新”的口号。
③20世纪10年代,____运动提出了拥护“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
④20世纪20年代,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____,“打土豪,分田地”。
⑤20世纪30年代,____之后,迎来了“全民族团结起来”的新局面。
⑥20世纪40年代,____战争爆发后,发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从军运动,号召青年人参军,编组远征军抗日。
(3)请为以上口号拟一个能贯穿的主题。
2023-06-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推翻帝制后,在建设中华民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复辟帝制的尝试。第二次尝试的核心人物是(     
A.段祺瑞B.袁世凯C.张勋D.曹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其背景是中国(     
A.社会生活新气象出现B.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D.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1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毋忘国耻”的标语在全国各处都可以看到。如图为1915年马星驰发表的漫画,画面中“困兽犹斗”四个字从左到右,通过改笔形式以空白部分凸显"岂怕战亚"四个字。作者特意在下方标注读法:“困兽犹斗,况今日之中国岂怕战乎”。这体现出(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中国反日浪潮涌动
C.民国政治转型艰难D.国人坚决参加一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爆发助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列强重视中国,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且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特权。在他们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4~1915年三度向英法表态希望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但未获支持。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协约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英法态度转变,希望中国派遣劳工赴欧洲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为此,梁士诒为北洋政府谋划了一个“以工代兵”的良方:“中国财力兵备,不足以遣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中国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资,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材料二   有关史料记载,中国自1864年到1913年的50年中,共计输出695.5亿两,输入932.4亿两,入超数达236.9亿两。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动荡。此时华工赴欧计划的提出,一方面为协约国提供了丰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摘编自姚娜《一战期间中国政府派遣华工赴欧动因析》

材料三   首先,华工赴欧参战,既充当了北洋政府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又为中国后来参战创造了条件,进而为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提供了良机。其二,华工成为百年前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以及国家认同理念的重要环节。华工在参战之余,接触到了欧洲先进的文明及科学技术,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熏陶,他们开始自珍自爱、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回国后,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其三,华工爱国自强、勇于献身的情操,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后来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知识精英们,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邓小平,均在留法期间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理想。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新式工人运动,皆同一战赴欧华工有密切的关联性。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赴欧的影响。
10 . 1917年,北洋政府决定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北洋政府没有派军队直接参战,而是派遣约14万名中国劳工奔赴战场。中国劳工在战场从事着清理战场、修铁路、挖战壕等繁重的工作。中国能成为战胜国,他们功不可没。下列对“北洋政府参战”解读正确的是(       
A.意在收回部分国家主权B.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C.折射出北洋政府的腐朽D.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了支持正义而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