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一部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形象地比喻成“滚雪球”。最早是黄河下游的不同部落之间碰撞融合,汇聚成雪球的核心;然后长江流域的部族加入进来;到秦汉时期,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区基本融为一体,汉人出现;东汉至隋四百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入华;两宋三百年间,女真、蒙古相继崛起,以战争促融合;清朝满洲的入主、对新疆的开拓、对西南统治的加强,又为雪球增添了新元素。其他民族的加入,在数量上壮大了华夏人口,在文化上则让华夏趋于多元。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二   今日之民族问题,尤非苟活残存之问题,乃更生再造之问题也。……吾国历史相沿最久,积亚洲由来之数多民族冶融而成此中华民族……此实吾民族高远博大之精神有以铸成之也。……五族文化已渐趋于一致,而又隶于一自由平等共和国体之下……凡籍隶于中华民国之人,皆为新中华民族矣。……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19172月)

材料三   因为连年军阀互争地盘的缘故,无辜丧了无数的生命;军阀政治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受痛苦的源泉。……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因为军阀无不欢迎外资以供其军资与浪费,国际帝国主义在相当的限制以内,也都乐以金力借给军阀,一是可以造成他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一是可以延长中国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实业,永远为消费国家,永远为他们的市场。

——《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19226月)


(1)阅读材料一,概括“滚雪球”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西南云贵地区如何“为雪球增添了新元素”。
(2)阅读材料二,概括李大钊认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优势,并结合所学概述他提出“新中华民族”的时代背景。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简述近代以来国际帝国主义入侵对民族“实业”发展的影响。②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革命对象,从中华民族独立视角,概述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取得的重大成果。
2022-04-25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国直奉军阀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发生于华盛顿会议刚刚结束之时,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任何国家对中国内战的干涉都会被国际视为违反《九国公约》精神的行为。面对中国的内战,日本做出了“不援张(指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决定,这主要是考虑到以下缘由:此时的张作霖仅被看做是一个地方军阀,对日本有利之处即在于其能够维护东三省的安定。因而,对于张作霖向中央政界发展势力这种必然会影响到东三省稳定的行为,日本政府并不给予支持。此外,对张作霖继续不给予援助,以免引起误解而被排日者利用,从而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尊重国际协调精神,高唱大义正论,阻止列国之对华野心。为进一步获取在华权益,设立统一之开拓机关。

       ——摘编自郭循春《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后日本的“不援张”政策》


(1)概括日本的“不援张”政策的原因。
(2)简析日本的“不援张”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