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24年,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创办黄埔军校,以培养优秀军政人才,中国共产党大力支持并参与了办校的各项工作。上述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国共两党的友好合作B.近代教育的飞速发展
C.孙中山背弃三民主义D.国民党军队不断壮大
2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与传播]

材料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列宁把马克思理论转化为实践,从1917年到1989年,共产主义力量在世界上发展迅速。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全世界人民产生了伟大而深刻的影响,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改编自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民国初年政治的失望,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又使政治问题逼人而来,人们迫切地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方案。这时,世界局势已然大变,一战的浩劫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令人怀疑,而俄国革命却引起人们很大的好奇心。五四以后,人们对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便抱有了相当的期许。

——改编自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文化转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代背景。
2023-09-16更新 | 21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七)
3 . 《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2023-04-25更新 | 585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初,有中国学者曾介绍过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但在当时没有产生任何社会影响。但到1919年前后,克氏互助论开始风行中国思想界,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东方杂志连载相关理论,商务印书馆也出版相关著作,人们纷纷主张用互助论来解决人类社会和中国问题。这一变化(     
A.得益于五四运动的宣传推动B.反映出新文化运动阵营出现分化
C.深受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D.助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年5月底,陈独秀发文,将五四运动视为“国民爱国自卫”的体现,并提议“平民”以“强力发挥民主政治的精神”来“征服政府”。恽代英认为五四运动“可使平民注意政局之腐败,而生不满现再之思想,为革新之动机”。这些评价深刻反映了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B.沉重打击了北洋政府统治
C.对民众觉悟的深刻影响D.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2022-10-28更新 | 1064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6 .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五四运动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发动了辛亥革命D.建立了中华民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刊初期,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等人通过通信栏与青年交流互动,主要内容如表,这些交流互动
政治问题文化教育问题生活问题
揭露帝国主义与军阃压迫民众情形探讨政治运动
指导青年“到民间去”开展农村运动
揭露反动教育界压迫学生的情形
开展教育斗争
研究社会科学
关于家庭
关于婚恋
关于就业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提升了国民革命的社会氛围
C.催生了家庭革命与教育革命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2021-12-28更新 | 860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