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国外著作传入中国的概况
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始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名著《几何原本》,至1606年共译出《几何原本》前六卷。
1841年林则徐委托袁德辉根据1836年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成《四洲志》,是第一部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译著。
1896年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经济学名著《原富》(《国富论》)。
1898年上海同文书局出版卢梭著《社会契约论》的第一个中译本《民约通义》,宾告了卢梭学说在晚清传播过程中译本时期的开始。
1899年王寿昌口述、林纡执笔翻译出版小仲马著《巴黎茶花女遗事》(《茶花女》)。
1913年清末魏易翻译的《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由正蒙印书局出版。
1919年马君武从1902年开始翻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1919年才正式出版。
1920年陈望道根据日译本和英译本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全译本。
1929年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万有文库》,包含《汉译世界名著初集》一百种和《汉译世界名著二集》一百五十种。
1942年梅益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新知书店支持下,于1942年翻译出版了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73年李启斌翻译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内容包括《天体运行论》六卷集的序言和第一卷。
1981年
至今
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近850种。

——摘编自赵稀方《翻译与现代中国》等


从材料中概括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8月阶段考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末年以来,大量的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根据中国特点把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逐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数学方面,由利玛窦、徐光启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丰富了中国平面几何学的内容,物理学方面,传教士邓玉函和王征合译的《奇器图说》,介绍了重心、比重、杠杆、滑轮等物理学原理,地理学方面,利玛窦刊印了《万国舆图》,介绍了世界五大洲的概念,在火器制造上,汤若望的《火功挈要》,介绍了火器、火药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的半年时间内,全国各地出版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报刊有2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起了较大作用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同时,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如李大钊倡导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独秀发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发起倡导的觉悟社等。中国涌现出一批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广泛地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如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我国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开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等也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条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在工界作简易之宣传,俾彼等了解个人之利害与夫世界之趋势”。192551日,在广州纪念“五一”节活动时,适逢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在广东召开,全省农民大会又恰巧在该日成立,故广州工农学三界大联合,巡行人数达20万群众,沿途高呼“劳工神圣”“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之盛,前所未有。在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多次阐明纪念“五一”节的意义,先是谋求“工人的幸福”,再是谋求“人类的幸福”。

——摘编自曹晓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

材料二   《人民日报》中有关劳动节的报道较多,其中有关劳动节的评论基本上是以社论形式出现。19492018年带有“劳动节”主题字样的社论文章共计52篇,对全部文章进行词频统计,报道的主题方面,建国初期的报道主题以生产节约(23.6%)、和平战争(22.3%)为主,改革开放初期以工人地位作用(16.9%)、牺牲奉献(7%)为主,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以来)以赞美劳动(19.7%)、工人地位作用(9.4%)、关怀工人(8.7%)为主。

——摘编自周存《礼赞与动员》


(1)根据材料一,简析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期间纪念劳动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对建国后《人民日报》关于劳动节报道主题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
2023-05-28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延安召开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亲临会场讲话,他指出全国知识青年在五四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但并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主力是工农大众。“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是判断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

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号召广大知识青年既要“贡献给这一空前伟大的民主革命”,更要献身“建设一个伟大新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实现世界观的改造。

1979年《人民日报》五四社论指出:“凡是实践证明正确的﹐我们都要坚持;凡是实践证明错误的,我们都要修正。这是最彻底的科学态度。”

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摘编自郭祥《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运动方向口号的百年演变——基于五四纪念文本的历史考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不同历史阶段纪念五四运动的主题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不同历史时期纪念五四运动主题变化的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解决革命和建设实践遇到的新任务和新问题,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济中国的危急及不独立”,才“可以和世界革命合流”,当时,几乎所有的报刊杂志都热衷于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宣传,把富国强民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有着相同之处,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两个方面。就“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言,就边求人格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新人观而言都具有契合之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分析》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回答的正是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现实统一,“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因此,新的群体整合的纲领不再只是诸如君主的个人意志,而是具有群体契约性并发挥着社会示范效应的政党组织、党性观念、规章制度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政党组织的先进性遂成为整个社会系统现代性的榜样。斯大林曾赋予十月革命以一种东方民族现代性觉醒的意义,“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把它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样也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运用到了东西方民族矛盾的分析上,并通过国家及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初步实现了现代性的民族自觉。

——摘编自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表现。
2023-01-09更新 | 20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