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观察下列漫画

史料



思考:史料反映了国民革命的什么特点?(历史解释)
2021-09-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21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导学案)
2 . 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0-06-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面漫画描绘的历史现象,率先发生在
A.南京B.上海C.广州D.西安
2020-05-3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据下图判断该漫画反映的时期是
A.新文化运动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19-09-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5 . 下面漫画作品名为《革命歌声》。该漫画反映出
A.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B.农民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
C.北洋军阀混战统治黑暗
D.中共武装反抗封建新军阀
2019-10-21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侧漫画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导致了(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7 . 以下材料为时人对五四运动的评述。这一评述反映出五四运动(   )
此次中国委员既非激于意气,出于偏爱,而为代表国民全体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我国或因中国问题而陷入意外之难境,未可知也。

——巴黎和会日本代表牧野伸显

A.不利于中日关系的永久亲善B.是全体国民的盲目排外行为
C.促使日本放弃侵略中国图谋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
2023-1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柳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份刊物封面(见如图)上有“昆明学生爱国总会”“昆明学生爱国要刊”“中华民国九年四月十二号出版”等字样。它可以用来研究(     
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9 . 下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该图说明这一时期(     
A.重点肯定西方思想的优越性B.国人带有急功近利的主观性
C.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D.时人对民族复兴的不懈求索
2022-08-17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列各图所示: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材料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材料一所示的两幅图片反映了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在瑞金建立临时中央政府的意义。在西柏坡作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怎样的转移的决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实现了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跨越?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