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政府庇护卖国诸贼,主签亡国条约。北京学生为国请命,突被滥捕毒刑至400 余人之多,高压毒手,显非空言所能挽回。此间工商界全体,于本日起一律辍业一日,誓不反顾,乞与应援,涕泣布闻。”                            (“上海商学工报联合会”通电)
材料四 中国取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举办国的突破。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2010年世博会将成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它将极大地扩大国际展览局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影响,推动国际展览事业在中国及全世界的普及。
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娱乐活动将达到2万场,而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300多个地方传统剧种、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将成为上海世博会2万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华文化。上海世博会特别鼓励具有中国元素的原创作品在世博会上进行首演,人们共同期待着上海世博会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继往开来的一个崭新起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出宋代以来上海城市变化的趋势。从这一趋势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从宋代以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工厂的出现与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些事件有关?图二中的建筑是上海的一处有名的旅游景点,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从历史和建筑风格的角度来向游客介绍该建筑。
3.材料三中的“北京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上海的工商学报势力介入该事件的方式是什么,对事件的结果有何影响?
4.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的原因?上海世博会期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华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798次组卷 | 1卷引用:衡阳市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2 . 北京中山公园有保卫和平牌坊,其名称历经变化。1901年立于北京东单,名为“克林德碑”;1918年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改名为“保卫和平碑”。这件文物(     
①体现中国确立了在世界的强国地位
②见证了近代中国饱经磨难的历史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强权保卫和平
④表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意图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五四运动之前,报刊内容大多为文言文,且内容大多低俗毫无趣味;五四运动之后转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且多报道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新锐思想文化;同时很多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办报热潮之中。大众传媒的这些变化(     
A.推动了当时工人运动广泛开展B.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使民主科学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2024-01-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2024-01-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共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     
A.助长了国民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2024-05-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共成立之初,沿用苏俄的“民主主义革命”术语进行宣传;中共“二大”后,党的文献纷纷宣传党的民主革命思想,不久即用“国民革命”代替“民主革命”,一直到大革命失败后又恢复“民主革命”提法。上述“革命”话语的转换,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B.革命的根本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C.阶级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党能依据国情及时调整革命策略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陈独秀早期推崇英雄主义观念,对华盛顿、拿破仑、蔡松坡、 曾国藩……一概加以敬佩。1920年,他则认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这一变化表明(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增强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8 . 近代中国史上,不同时期出现过不同的标语口号,既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也是承载着中国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比较以上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从中提取有关反映中国革命抗争对象、方针政策、斗争方式等等的相关变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这改变了党的一大文件中“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规定。这一变化(     
A.表明中共放弃了革命领导权B.保证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C.反映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D.为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
10 . 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和工人。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B.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
2024-0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