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从1896年到1925年,孙中山在《纽约时报》中的称谓由“亡命的中国佬”到“反清政党的袖”,从“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到“在野的反叛者”,再从“失意之人”到“苏俄的机会主义者”。这些称谓变化
A.折射出近代中国思想演变B.与美国主流民意不相符
C.完全歪曲了近代中国革命D.无助于拓展研究孙中山
2 . 据统计,1919年传播新思想的青年学生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达200多种,遍布全国各主要省会城市。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B.广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潮
C.救国方式出现新变化D.大江南北兴起工农革命运动
3 .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某校将红色文化学习基地定在上海。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上海红色文化特色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4 . 黄埔军校不仅创办了多种政治性报刊杂志,还在1925年成立“血花剧社”,成立两年内剧社共在校内外演出50多场,剧目有《血泪潮》《还我自由》《黄花岗》《鸦片战争》《革命军来了》《联合战线》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A.注重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B.号召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C.是反对北洋军阀的主力军D.是国共合作的必然结果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到济南城内外进行宣传讲演。五四运动后,邓恩铭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2年初,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共二大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邓恩铭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6时慷慨就义,年仅30岁。

——摘编自余玮《邓恩铭: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恩铭的时代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恩铭的时代精神。
2023-06-04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奋斗历程。你做为他的学习合作伙伴,请你为他提炼的关键词把把关
A.开天辟地错误
B.生死攸关错误
C.洗雪国耻错误
D.用词全部正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共建党初期,其成员最初“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时工人党员仅占比19%。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这一变化表明中共(     
A.有意模糊阶级斗争界限B.转变了革命的斗争目标
C.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D.认识到广大群众的力量
8 . 孙郁曾说:“五四那代人是最好地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人。在当时那样一个自由环境中,人们内心的力量爆发出来…我觉得正是那些人把我们民族的想象力、创造精神释放出来了。”这说明五四运动(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
C.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D.激发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感
2023-04-03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上不可缺失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了19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民族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

——摘编自张荫麟等《中国史纲》

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人的基本权利,也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三不言而喻,1919年的伟大思想浪潮是由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北京大学已成为现代化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时,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思想,这种进步风气很快推动了语言改革运动。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的侵略,爱国民众日益关心国家的命运。军阀们为了私利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1919年山东问题的纠纷,使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达到新高峰。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重大的打击”及“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材料认为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什么进步之处?这种进步因哪一战争的失败而引发?
(3)材料三中“伟大思想浪潮”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归纳其成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的作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运动如同一团不灭的火,从20世纪的那一头燃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它也像是一条前进不息的思想河流,从20世纪的那一头流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就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   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晋《五四为什么永远》文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发扬五四的哪些精神?
2022-1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