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其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在风险与危机应对中不断化危为机的历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宋劲松等《中国共产党风险与危机应对机制研究》

围绕“中国共产党风险与危机应对机制”这一主题,根据分析框架中“刺激源——调适行为——行为后果”对应的若干要素,结合中国共产党革命或建设的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就是否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规定要“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同意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党外联合”。中共“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基于国内外革命形势变化做出的调整
C.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政治上走上了成熟
D.能依据国情独立自主地制定方针政策
3 . 据统计,1925年4月,广东全省有22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入会农民达21万余人;至1926年6月,全省已拥有农民协会会员近65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60%;至1927年5月,全国各地农会会员达到一千万以上,并在武汉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热情B.中国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日益壮大
C.农民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D.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李大钊在1917年的《中心势力创造论》指出:由中级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以为国本之所托;在1921年的《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中提到:我们需迅速行动起来,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唯有如此,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这一思想转变(     
A.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B.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推动新社会阶级力量的出现D.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4-01-23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劳动界》,陆续刊登了《上海申新纺纱厂一瞥》《一个工人的报告》《女工与育婴堂》《南京人力车夫底层生活状况》等调查报告,将不同行业人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呈现在广大的工人群众面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此举旨在(     
A.激发工人的革命意志B.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C.促进工农运动的结合D.报道工人的生活状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孙中山致电苏维埃俄国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上海《国民日报》还发表评论,称赞俄国劳农政府此举是“空前的事业”。1923年,在国民党改组后不久,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使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纳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主张,进而对国共合作持积极态度。1924年1月,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两党党员之间的合作增进了双方的共识,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李蓉研《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的态度》

材料二   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党的二大还通过决案,“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同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1923年,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基本上统一了全党对大革命和统一战线领导权的认识。1923年,党的三大决定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共产党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大革命和北伐战争之中。

——摘编自赵岐山《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认识和实践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国民党、共产党为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所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影响。
7 . 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机成熟B.中共积极组织学生运动
C.五四运动注重唤醒民众D.知识分子反思西方文明
8 . 孙中山曾经称赞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劝告国民党员要以“以共产党人为榜样,像共产党人一样为革命辛勤工作,不怕牺牲”,还表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孙中山的这一论断(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拓展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蓝图
C.丰富了民主革命的理论内涵D.改变了三民主义的发展方向
2023-10-11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19年,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指出:自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后,欧洲劳农两界,忽生最大的觉悟,人人出力和资本家决斗……俄、匈.德等国的劳农都出来组织新政府,实行社会共产主义。这体现了当时(       
A.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新探索B.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传统纲常礼教遭受到沉重打击D.共产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0 .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2020-05-01更新 | 71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