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017-08-04更新 | 3796次组卷 | 7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B.受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D.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07更新 | 441次组卷 | 59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将20世纪20年代前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称为自发传播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看似范围较大,但却孤掌一隅,难成气候”。而20年代开始,进入有组织的传播阶段,大量的文章与报刊纷纷涌现,且传播主体增加并呈现组织化。这可用来说明(     
A.学习俄国革命经验成为社会共识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
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知识分子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4 .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2019-01-30更新 | 266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共产党将阶级斗争思想通过通俗的宣传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拉开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序幕。之后相继爆发了安源路矿工人、开滦煤矿工人等罢工运动。材料表明(     
A.工人运动是当时党的中心工作B.国民革命推动工人运动发展
C.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023-02-09更新 | 35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2019-01-30更新 | 2096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五四运动后,有不少知识分子对劳工界开展社会调查,如工人的工钱、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衣食住行等内容,以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呈现劳工“牛马不如”的生存状况。这些调查
A.使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结合B.以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国社会
C.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2022-03-09更新 | 383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A.列强已经转变为平等对待中国的态度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2023-11-03更新 | 303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觉悟》《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校役、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B.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
C.近代产业结构的调整D.共产党对工人的重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革命、建设和改革,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以往没有遇到过,在书本和别国经验中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靠中国人自己,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迈开步子,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正确路子来。

时间事件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旗帜鲜明地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1922年中共二大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中国旧势力盘根错节,反动政治经验丰富,我党理论准备、政治经验、国情了解都不足
1927~1928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盲目组织工农暴动,急于夺取重要城市以求打开大的局面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摘编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革命道路的探索”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18更新 | 26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